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

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王学典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00-07
价格:2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0345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顾颉刚
  • 知识分子
  • 学术史
  • 王学典
  • 历史
  • 治学
  • 学术评传
  • 查找资料
  • 顾颉刚
  • 学术研究
  • 弟子们
  • 历史学
  • 五四运动
  • 学术传承
  • 中国史学
  • 思想史
  • 现代史学
  • 教育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深入浅出、轻松散淡、雅俗共赏,是《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的风格。与这一点相关,本书不着眼于学术问题的探讨本身,而是致力于学术背后师生关系的挖崛。学术是非的争论,在作者的笔下只是媒介和铺垫。所以,许多比较专门的学术问题,如黄帝、尧、舜、禹、启等的有无,包括“古史辨”运动自身的功过,本书均一笔带过。除非某些学术是非直接牵扯到人际交往,如杨向奎先生之就经今古文问题、《左传》和《周礼》的真伪问题批评老师等,稍加铺叙外,其余只作为背景问题点到为止。

作者简介

学典 教授,山东滕州人,1956年1月生,1979年9月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86年7月该系史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2006年调任《文史哲》杂志主编,并兼任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等职。

主要致力于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尤长于中国现当代史学思想及史学思潮研究。

现已出版《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等多部专业学术著作,并主编有《述往知来——历史学的过去、现状与前瞻》一书,编选有翦伯赞文集《历史理念》、黎澍文集《历史文化》等。其中,《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在知识界赢得较高声誉,而《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一书则被普遍认为是近50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拓荒之作,为海内外同行所瞩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及《史学理论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刊发论文70余篇,

目录信息

小引

第一章 为学而学 嗜学如命 ――顾颉刚之学术与学品
要点提示
一 “禹”训为“蜥蜴”激起轩然大波
二 在胡适、钱玄同引导下创建“古史辨”派
三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
四 主编《禹贡》首开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先河
五 学问:情感和生命的存在方式
六 以有涯之生追无涯之知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二章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播种学术的顾颉刚
要点提示
一 爱徒高足遍被学林
二 泛滥成“灾”的惜才之心
三 寻求学术传人的教学方法
四 因材施教
五 经济资助
六 学术胸襟
七 编杂志:甘为青年作嫁衣裳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三章 始于爱而终于离――顾颉刚与何定生
要点提示
一 《山海经》把何定生带到了顾的身边
二 《〈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
三 奖学金风波
四 追随恩师赴北平
五 何著《关于胡适之与顾颉刚》导致胡、顾关系危机
六 恨铁不成钢 挥泪逐爱徒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四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 ――顾颉刚与谭其骧
要点提示
一 早年的激进文学青年
二 决定终生道路的师徒辩难
三 联袂主编《禹贡》半月刊
四 围绕着办刊、治学诸问题而针锋相对
五 顾谭为学、为人风格之差异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五章 亦步亦趋 至死犹“疑” ――顾颉刚与童书业
要点提示
一 天生的一颗“读书种子”
二 “世家大族”的子弟
三 “顾老板”的“私人研究助理”
四 “古史辨”派的后起之秀
五 大师的崇拜者
六 战乱岁月涂抹的“历史污点”
七 初来青岛山东大学
八 人格分裂:两度批顾
九 精神分裂:面对“肃反”
十 《春秋左传研究》:依然走在“疑古”的路上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六章 “我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顾颉刚与杨向奎
要点提示
一 顾颉刚的得意门生
二 杨向奎的性格
三 从农家子弟走向最高学府
四 《禹贡》:杨向奎的学术摇篮
五 “因夏族起源问题与傅斯年争吵”
六 与“古史辨”派扑朔迷离的关系
七 顾颉刚是“今文经师”吗?
八 对“古史辨”派的整体评价
九 酸甜苦辣:1940年后的师生关系
十 最后的结论:“《古史辨》对中国史学有伟大贡献”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顾颉刚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国史大家,另一个就是钱穆先生,这本书讲述的是他的弟子,在老北大老北京城里的故事。这本书是在师大地摊上购得,画了3元钱,后来一直带在身边,人事反复,世事难料,他教会我要厚学处世,保持独立

评分

总体感觉不是很理想,有些内容重复出现,与顾先生相关的事件虽面面俱到,但时间上不免交错。

评分

本书正如作者王学典所说,以深入浅出、轻松散淡、雅俗共赏为追求风格。并不着眼于学术问题的探讨本身,而致力于学术背后师生关系的挖掘,这亦为风格,故不可求全责备。余从中受益有二:一为学者、学术之自我规范与准则。其中包括学者自身品质与努力、对学术的追求与专注等。二为当时学界与人际之复杂。

评分

较之中华新版少了描述刘起釪先生的一章

评分

顾颉刚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国史大家,另一个就是钱穆先生,这本书讲述的是他的弟子,在老北大老北京城里的故事。这本书是在师大地摊上购得,画了3元钱,后来一直带在身边,人事反复,世事难料,他教会我要厚学处世,保持独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