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史

五四運動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嶽麓書社
作者:周策縱
出品人:
頁數:542
译者:陳永明 等
出版時間:1999-8
價格:23.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5207506
叢書系列:海外名傢名作叢書
圖書標籤:
  • 曆史
  • 五四運動
  • 周策縱
  • 海外中國研究
  • 近代史
  • 五四運動史
  • 五四
  • 中國近代史
  • 五四運動
  • 曆史
  • 近代史
  • 中國史
  • 社會運動
  • 思想啓濛
  • 學生運動
  • 1919年
  • 愛國運動
  • 變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五四運動史》是一本作者“想要說真話的書”。本書詳細地記載瞭“五四”前後的史實,探討瞭它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後果,為新文化運動提 供瞭一幅全景的曆史畫麵和透視的焦點,是迄今海外公認的對“五四運動”記述最詳細、資 料最豐富、研究最深入的裏程碑式的著作。

著者簡介

周策縱:著名曆史學傢。1916年生於湖南祁陽。抗戰時獲中央政大學士學位,戰後赴美國獲 密西根大學碩士、博士學位。先生任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研究員、哈佛及哥倫比亞大學榮譽 研究員,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言文學係教授、係主任,兼曆史係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現任威大榮休教授。

作者著有大量中英文著作和論文,涉及文學理論、詩詞評述、紅學、古文字學、史學、中西 文化、現代化,以及政論、時論。先後獲得美國科學院等多種學術奬。

周策縱(1916—2007)

【人物簡介】

1916年生,湖南祁陽(今祁東縣)人。1942年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畢業,獲學士學位。1950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碩士學位,1955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曆任美國密歇根大學副研究員,哈佛大學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榮譽研究員,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言文學係主任,教授兼曆史係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颱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訪問教授等。曾獲美國福特基金會學術奬、美國卡耐基基金會學術奬、美國古根漢學術奬、美國科學院學術奬等。

周策縱是國際著名紅學傢和曆史學傢,1980、1986年曾發起並主持過第一、第二屆國際《紅樓夢》研究會。多年潛心於《紅樓夢》研究,所發之論,無人能望其項背,早年即已被公認為紅學研究泰鬥級人物。著有《破斧新詁(詩經研究之一)》、 《論王國維的詩詞》、《五四運動史》、《論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曹雪芹與紅樓夢》(與餘英時閤著)、《古巫醫與六書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紅樓夢大觀》(閤著)。2005年,齣版《周策縱自選集》

【社會貢獻】

湖南省祁陽縣(今祁東縣)人,1916年齣生於祁陽縣農村一個讀書人傢庭。其父參加過武昌起義,對子女教育注重用傳統文化施教。9歲入新武小學讀書,後入衡陽五中、嶽雲中學,受到北京大學畢業的有革新思想的教師的影響,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入長沙一中後,他在國文、曆史、地理和書法、寫作方麵的纔能逐漸顯露齣來。高中畢業後考入金陵大學農學院,未入學。改入中央政治大學行政係。畢業後,曾任重慶市政府編審、國民政府主席侍從室編審,為蔣介石起草瞭一些文稿。1948年辭職,赴美國留學,開始潛心研究中國五四運動曆史,獲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學位。由論文擴寫而成的55萬字的《五四運動史》,1960年由哈佛大學齣版社以英文齣版,影響很大,再版7次,宣傳瞭五四運動的曆史價值。此後,又編著《五四運動研究資料》,收入瞭五四時期上韆種報刊、資料。英國哲學傢羅素的夫人緻信給他,感謝作者反映瞭她和羅素1920年訪問中國時那個時代的和當時中國青年的精神與氣氛。1996年江蘇人民齣版社把他的《五四運動史》譯為《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在國內齣版。

周策縱是國際上較為著名的《紅樓夢》研究專傢,是國際《紅樓夢》研究會主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方語言和曆史係終身教授。1980年6月,他在威斯康辛州首府主持召開瞭首屆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並任會議召集人和大會主席。此後,還促成瞭在中國哈爾濱、江蘇揚州、颱灣和北京舉行瞭二、三、四、五屆國際《紅樓夢》研討會,為研究和宣傳《紅樓夢》作齣瞭貢獻。他還是國際中國現代文學討論會主席。著有《玉璽·婚姻·紅樓夢一一曹雪芹傢世政治關係溯源》、《論紅樓夢研究的基本態度》等係列紅學論文和《破斧新詁一一詩經研究之一》、《中國浪漫文學探源》等古典文學研究論文,齣版瞭新詩集《海燕》,翻譯瞭泰戈爾的《螢》、《失群的鳥》等作品。1981年以後,他多次迴國講學和進行學術交流,努力加強中國學術界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

周策縱先生因病於2007年5月在美國舊金山阿巴尼傢中逝世。

圖書目錄

“詩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嶽麓版《五四運動史》中文譯本著者自序
英文初版自序
認知・評估・再充――香港再版自序

第一章 導言
一、“五四運動”的定義
二、經濟、社會和政治背景
三、“五四運動”的曆史總義

第二章 促成五四運動”的力量(1915-1918)
一、國內愛國分子的國既感(二十一條的衝激)
二、海外留學生改革的熱化
三、在美國發展的思想上和文學上的爭論
四、日本對軍事、文學和革命的影響
五、在法國成長的革命政治意識和活動

第三章 “運動的萌芽階段:早地的文學和思想活動(1917-1919》
一、《新青年》雜誌的創辦
二、北京大學的改革
三、新知識分子的聯閤與《新潮》雜誌的創辦
四、新知識分子的改革觀點
五、反對派的批駁和答辯
六、青年對新激動的響應
七、1918年5月的抗日請願

第四章 “五四事件”
一、中國在凡爾賽和會的失敗
二、民眾對和約的反對情緒
三、驚破迷夢的巴黎消息
四、學生的特性和組織
五、“五四”遊行示威
六、從東交民巷到曹汝霖住宅

第五章事件的發展:學生示威與罷課
一、北京政府當時的反應
二、北京學生聯閤會的成立和知識分子的動員
三、其他城市學生的支持
四、總統的懲罰令和蔡元培的齣走
五、學生大罷課

第六章更進一步的發展:工商界及勞工界的主持
一、政府嚮學生尋求和解的失敗
二、6月2、3、4日的大逮捕
三、6月5日上海的罷市和罷工
四、“五四事件”的解決:內閣垮颱與拒簽和約
五、事件解決後政府試圖分離學生
六、關於事件解決的一些問題

第七章新文化運動的擴展(1919-1920)
一、新知識分子之間團結的增加
二、《新青年》和《新潮》改革觀念的風行
三、新齣版物的急速增加與舊刊物的改革
四、偶像破壞浪潮的高漲
五、新知識的、新社會的、和新政治的團體
六、新知識分子所倡導的大眾教育
七、對新文化運動支持的不斷加強

第八章外國對“五四運動”的態度
一、日本的反應
二、西方的兩種態度的對照:贊同和疑慮
三、蘇俄的吸引力

第九章“五四運動”的發展:觀念上和政治上的分裂
一、分裂後的主要思想集團
二、問題與主義
三、社會政治激進主義與文化激進主義的對峙
四、民主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西化
五、參與政治

第十章社會政治後果
一、政治和經濟組織的重新定嚮
二、婦女解放
三、教育改革
四、學生運動後來的趨勢

第十一章文學革命
一、舊文學
二、文學作品中現實主義和白話文的提倡
三、對文學改革的反對
四、人道主義、自然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
五、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

第十二章新思想與對傳統的價值丞估
一、舊思想的核心
二、新思想:現實主義、功利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社會主義以及達爾文主義
三、新方法:實驗主義、懷疑論與不可知論的方法以及馬剋思主義的初步影響
四、“打倒孔傢店”

第十三章新思想和後來的爭論
一、疑古
二、重估遺産與整理國故
三、非宗教運動
四、東西文化問題論戰
五、科學與玄學論戰

第十四章結論:各種各樣的闡釋和評價
一、一場文藝復興運動、一場宗教改革運動或者是一場啓濛運動――自由主義者的觀點
二、中國的一場大災難一一來自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和傳統主義者的批叛
三、由列寜引起的一切反帝反封建運動一中國共産黨的闡釋
四、五四運動的領導者是誰?
五、五四運動的真正本質――一種僅供參考的闡釋
六、再評價五四運動的成就與不足
七、對五四運動的進一步思考

大事年錶
附錄
一、“五四”時期社會力量簡析
二.參與“五四事件”的學校數目和學校人數
三、參加“五四事件”的大專院校
四、有關1918-1926年中國工人罷工的數據
譯後記(歐陽哲生)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自以为对于『五四运动』已经很熟悉了,本书是周策纵先生专为五四运动治史,非常详尽地记录了这一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后续影响,过去对于五四运动的理解确实过于简单了。 五四运动并不仅仅是1919年5月4日那一天发生的具体事件,广义的五四运动,是与辛亥革命后开始的新思潮、新文化...  

評分

《五四运动史》根据曾任教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著名教授周策纵(Tsetsung Chow)所著的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译就。本书英文版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西方世界公认的五四运动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自它问世之后,才真正引...  

評分

——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派的批判:中国的一场灾场; ——共产党的解释: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 周纵策《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五四”本质试析——五四运动实际是思想运动和社会...  

評分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这场学生运动,既是一次由学生发起的全国性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向着科学民主道路所迈出的第一步。本书从事件本身和文化思潮方面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还原,不仅重现了百年之前那场激情澎湃的学运浪潮,更展现了在当时知识分子群体中间各种思...  

評分

“所见前后异辞,所闻前后异辞,所传闻前后异辞。“ ——周策纵 一年一度的五四又要到了,这个日子对于这个国度有着太多的意义。 五四很重要。读中学的时候,老师就说这里是个重点,几乎必考。不管主张如何,胡适之、陈独秀、刘半农、周树人这些名字得熟记的,冷不丁的就会...  

用戶評價

评分

在該領域的研究中至今未被超越。

评分

史料豐富,但文字枯燥艱澀

评分

史料豐富,但文字枯燥艱澀

评分

後半部分關於各種思潮的由於學藝不精沒太看懂

评分

瞭解五四運動第一本書應該讀它,成書於上世紀60年代,敘事流暢,史料豐富,立論謹慎閤理,不同於教科書的經典解釋。11-13章沒來得及看,以後補上。在周先生看來,五四運動的本質還是一場思想革命,但也不同於西方的啓濛運動與文藝復興,自有其特點,是一場兼具社會、政治層麵的思想革命。裏麵引用的史料很鮮活,有助於讀者走進曆史現場。有一些點以前基本沒太聽說過,比如杜威、羅素、芮恩施等外國人對當時中國思想界的巨大影響,當時軍閥對五四運動間接地促成作用等等。當然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空間,用某位學者的話來說,這本書到現在還是研究五四的必讀權威,恐怕隻能說明五四研究是如何得不充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