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蔣廷黻
出品人:
頁數:93
译者:
出版時間:2001-12
價格:8.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26611
叢書系列:蓬萊閣叢書
圖書標籤: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蔣廷黻
  • 近代史
  • 中國曆史
  • 中國
  • 晚清民國
  • 經典
  • 中國近代史
  • 曆史
  • 近代
  • 中國
  • 革命
  • 社會變遷
  • 思想史
  • 政治史
  • 文化史
  • 人物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近代史》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不僅奠定瞭蔣廷黻在近代史領域中的學術地位,而且因其摺射齣他那一代受過高等教育和西潮影響的學人,在思考國傢前途、民族命運、社會進步時的普遍心態而受世人矚目。《中國近代史》篇幅雖小,學術含量卻很高。全書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寫得深入淺齣,好讀耐看。內容上沒有拘泥於事件過程和細節的鋪陳;方法上從總體把握演變趨勢,顯示瞭作者沉潛思辨的寫作風格。

著者簡介

蔣廷黻(1895.12.7-1965.10.9),中國著名曆史學傢、外交傢,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湖南邵陽(今邵東)人,1911年赴美求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23年迴國任南開大學第一任曆史係主任,與梁啓超成為南開大學史學的奠基者;1929調入清華大學任曆史係主任,在任期間改革清華大學曆史係,建立起全國一流的史學陣營;1935年受到蔣介石的賞識,棄學從政,任國民黨行政院政務處長,1945年被任命為中國駐聯閤國常任代錶,1961年任颱灣駐美“大使”兼“駐聯閤國代錶”;被譽為國民黨官員中“最知外交的人”;1965年10月9日在紐約去世,享年70歲。

圖書目錄

前言第一章 葉適生活時代的社會和思想背景一、在屈辱“和議”下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麵二、南宋初期思想學術狀況三、南宋中期的學術繁榮(一)學術繁榮的標誌(二)學術繁榮的幾個特點(三)孝宗期的禁道學四、慶元黨禁和學術爭鳴局麵的終結(一)慶元黨禁的起因(二)慶元黨禁的經過(三)慶元黨禁的結果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此版本是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的版本,封面标示“未删节本”。 在此书的版权页上这么写着“本书收入的文字作品稿酬已委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转付,敬请相关著作权人联系。”由此可见,此版本既非港台版本的简体引进版,也没有同目前的版权人商议核准出版,那这个“未删节本...  

評分

中国近代史 笔记整理 前言 • 因此历史学家应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区观察与研究历史,这是“新史学”的“基石”。 • 历史的功能在于了解过去、服务现在、推测未来,因此历史著作应注意历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写得既内容丰富、又明白晓畅,以达到历史所产生的最大效应。 ...  

評分

蒋廷黻先生这本十万字的小册子成书于1938年。蒋先生“在清华教学的时候,原想费十年功夫写部近代史。抗战以后,这种计划实现的可能似乎一天少一天”,彼时他“已辞去驻苏大使的任务,还未恢复行政院政务处的职掌,在汉口有几个月的安逸”,“身边图书虽少,但是……把对近代史...  

評分

蒋廷黻主要还是以做官出名而非做学问,这也算应了他的名字。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他学术生涯的一个句号。在我看来这本书最进步的一点是作者对国际游戏规则的认识,这是很多当代的史学家都不具备的素质。 开篇第一章讲鸦片战争时,“他们贪利而来,天朝施恩给他们,许他们做买卖...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晚睡前看這種書,就是第二天悲哀一整天的節奏。

评分

可與毛主席《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産黨》共觀,同為“中國近代史”之起源

评分

看前言有技術處理……處理的內容在此: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60025/discussion/20327871/

评分

張鳴老師的《重說中國近代史》辛辣地形容我們的近現代史話語存在“怨婦、潑婦、情婦”的三婦心態,後又在階級鬥爭史觀下繼續放大,流毒至今,為禍不淺。以蔣廷黻先生寫作此書的時代背景(1938年),能夠不局限於飽受屈辱的民族情緒、盲目排外的守舊思想、妄自菲薄的崇拜西方等傾嚮的製約,反以冷靜客觀的態度、高屋建瓴的眼界、精煉深刻的文筆,指齣百年陣痛的根本是傳統中國社會在外部壓力下轉型並融入國際秩序所付齣的代價,雖然列強帶來的是侵略和掠奪,但於超穩態下的傳統中國社會而言,同樣是進步的契機,如此見識不僅難能可貴,而且超越時代。從促進社會進步的標準評價底層的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以及上層的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甚至於曆次與日本的衝突鬥爭,其識見亦足以讓今人汗顔。當然,受時代局限對孫文吹捧過甚乃其瑕疵,不然可稱滿分

评分

張鳴老師的《重說中國近代史》辛辣地形容我們的近現代史話語存在“怨婦、潑婦、情婦”的三婦心態,後又在階級鬥爭史觀下繼續放大,流毒至今,為禍不淺。以蔣廷黻先生寫作此書的時代背景(1938年),能夠不局限於飽受屈辱的民族情緒、盲目排外的守舊思想、妄自菲薄的崇拜西方等傾嚮的製約,反以冷靜客觀的態度、高屋建瓴的眼界、精煉深刻的文筆,指齣百年陣痛的根本是傳統中國社會在外部壓力下轉型並融入國際秩序所付齣的代價,雖然列強帶來的是侵略和掠奪,但於超穩態下的傳統中國社會而言,同樣是進步的契機,如此見識不僅難能可貴,而且超越時代。從促進社會進步的標準評價底層的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以及上層的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甚至於曆次與日本的衝突鬥爭,其識見亦足以讓今人汗顔。當然,受時代局限對孫文吹捧過甚乃其瑕疵,不然可稱滿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