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李翰祥 电影 香港 随笔 电影随笔 读库 诗歌 绘本
发表于2025-02-04
三十年細說從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部回忆录以李翰祥先生个人经历为主线,以编导演活动为中心,纵横交错,上下奔驰,生动展现了港台及国内影坛内外的广阔生活。从李翰祥先生1948年投考剧校写起,一直到1978年回大陆拍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两部历史片为止。三十年间,个人的荣辱得失、喜怒哀乐,影坛的盛事壮举、名流巨星、轶闻趣谈,都有详实的介绍和生动的描绘。
李翰祥,1926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七)生于辽宁锦西(今葫芦岛市),后因战乱随父母迁居北平。四十年代先后就读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承徐悲鸿,主攻西画;后于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修读戏剧电影。1948年前往香港,辗转于大中华、长城、大观、永华等影业公司,先后从事特约演员、美工、布景、配音、服装管理、编剧、副导演等工作。1956年独立执导《雪里红》后进入邵氏影业公司,以《貂蝉》《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引领五六十年代港台黄梅调电影潮流。1963年赴台湾组建国联影业公司,拍摄《七仙女》《西施》《冬暖》等经典电影;同时大力扶持新人导演,培养新人演员,为台湾电影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七十年代重返香港和邵氏,拍摄诸多类型电影如历史、传奇、文艺、喜剧、骗术和风月片等,其间完成《倾国倾城》《瀛台泣血》等宫闱巨作。八十年代回内地拍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清宫题材巨制,创作踪迹横跨两岸三地。曾多次获得亚洲影展、金马奖等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奖,以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1996年12月17日,在拍摄电视剧《火烧阿房宫》时心脏病发,于北京逝世。
长劲儿的
评分长劲儿的
评分此版已与台湾初版略有差异
评分写得相当有意思 李导演真有几把刷子
评分写得相当有意思 李导演真有几把刷子
大学念书那会儿,我寝室有位北京的同学,在东城胡同里长大,据说还是旗人,具体哪一旗忘记了。我对他的出身颇感兴趣,但他毫不为意,很少提及自己的胡同往事,或许是不想让自己显得特殊化吧。为了避免被人辨识出自己的北京土著的身份,在口音上甚至都刻意向南靠拢,完全没有北...
评分在微信读书里看了《边城》,平台替我关联了本书。一开始实在想不通这两者是如何有关系的,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的深刻印象让我下定决心看了这本“大部头”。书刚开始看不久就可以解开我的疑问,原来李翰祥参导过《翠翠》。 李的文字活泼、充实、生命力极强。所有人物...
评分这两天闷头儿把李翰祥的《影海生涯》看完了,900多页儿全是老八卦。上一次这么痛快地看八卦,还是黄苗子老先生那本《世说新篇》,讲的是二流堂琐事与旧文人风月,让我在地铁里坐过站。《影海生涯》是万万不敢在地铁里读的,怕要等人来轰,我才肯抬抬屁股。 章饴和的“往事系...
评分《三十年细说从头》应该是2016年最让影迷兴奋的传记类电影书,说是传记,只是李翰祥常年在报刊上连载的文章汇编,不过因为按照时间线细说从头,也确实可当是传记了。不少影迷朋友读后,一定会惊讶于李翰祥导演惊人的记忆力和表达力,如果你不是专业的中国电影研究者,那看完这...
评分相信谁也不能否认,李翰祥对中国电影有阶段性的影响,有代表性的贡献。正由于他熟知近三十年的中国影坛,不仅记忆力强,又博学深思,在他笔下写的《三十年细说从头》,更是内容丰富、精彩十足,任何一篇,都有他顺手拈来皆成绝妙文章的可读性。更因为这部大作先在报上连载了近...
三十年細說從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