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吴清源 传记 围棋 自传 中的精神 大师 中和 人物
发表于2025-03-30
中的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的理想是“中和“。 所谓“中“, 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 无形的“中”。 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和”。 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 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 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 ――这就是“六合之棋”。
吴清源,姓吴名泉字清源,1914年生于福建,同年移居北京。7岁那年,吴清源从留日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围棋,年仅13岁之时,已隐然有中国顶尖高手之势,1928年,14岁东渡日本学弈。1939年到1956年,被称为“吴清源时代”。吴清源在日本孤军奋战,仅凭个人之力,在空前绝后的十次十番棋中,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超级棋士。从此,吴清源成为当之无愧的棋坛第一人,被誉为“昭和棋圣”。 1939年到1956年,被称为“吴清源时代”。1986年,由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积极推荐,香港中文大学决定授予吴清源“荣誉文学博士”称号。
一方面,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中的“中”,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和”。所谓“道”,这也是法则,是无形的。成形的时候的表现形式就是“德”;另一方面,所有有形的东西都是要变化的,但同时也是不变化的,所以变化和不变化的中和是非常重要的 —— Daneestone推荐,THX~
评分牛人(尤其是不狂的牛人)的自述一般没什么意思,他们一般比较有涵养,就是大胜也只会说承让,哪里会渲染自己有多牛呢。
评分没有想象中的强悍,吴清源是棋圣,但不是文学家或思想家。
评分吴清源的打法是道家的打法,不是以强对弱或者以弱胜强,而是用鱼缸来对付鱼。双方不在一个层面上较量,所以无法较量。
评分牛人(尤其是不狂的牛人)的自述一般没什么意思,他们一般比较有涵养,就是大胜也只会说承让,哪里会渲染自己有多牛呢。
吴清源那本《中的精神》早先看过些摘录,那时就开始期待的关于他的电影,现在终于出炉。 早先处世标榜硬碰硬,鄙视迂回。后来心性有了微妙的变化,渐渐延展出纵深,有了维度。原来那些迂回只是狭隘的“自保”,并不是“中”的真意;原来,他人是在用恶业来催生我心性的成长;...
评分吴清源,一个生活在日本的中国棋手,因为徐皓峰的《大日坛城》,我才关注到这位神秘的棋手。很多人推崇吴清源,比如金庸先生,导演田壮壮也为其拍摄电影,我有一位朋友也写过这部电影的评论。不过,我自己对于围棋和吴清源,始终缺乏某种缘分,所以一直就不了解,甚至不想关注...
评分在返回上海的航班上,晒着来自平流层的阳光,我读完了《中的精神》。围棋不是我擅长的棋艺,当然由此演发出来的平民化围棋五子棋倒是我在中学期间课间的玩物:一张格子纸画上竖线就是棋盘,双方各执红色和蓝色的圆珠笔就成了争战沙场的黑白子。那时的五子棋手多是前后排和同...
评分吴清源先生过世后,这部《中的精神》突然火了。犹豫了几次,终于没有下手买,最近因为在网上买别的书,为了免运费,就顺带买了这本。拿到手的时候,其轻薄有点出乎意料,翻开看看,都是回忆式的小短文,与想象中“中的精神”这样很宏大、很精深的命题似乎不符,加上手边...
评分原本很期待,看过之后却失望了.感觉是吴老爷子身边那群人为了挣点银子硬编出来的一本书,其内容根本配不上这个怪吓人的书名.如果你特崇拜吴老爷子,只要跟他有关的书你都想看,那不妨买本看看热闹;如果你冲着书名去买,非要看看吴老爷子高深的思想,那你就免了吧,真没什么东西.还不如...
中的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