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随笔选》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人,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氖围;文风含蓄迂回之余,亦不失情真意切,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正如三十年代我国作家梁遇舂所言:对于心灵的创伤,兰姆是一剂“止血的良药”。《伊利亚随笔选》选录了《伊利亚随笔》中的主要作品,包括《南海公司回忆》、《除夕随想》等诸多名篇。著名翻译家刘炳善先生的译文精到而隽永,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兰姆独树一帜的文字魅力。
查爾斯·蘭姆是英國作家。
其父是法院裡的清潔工。在校时成绩優良,本來打算進入剑桥大学深造,因口吃未能通過大學先修班之考試,15歲即綴學工作。初入南海公司(South Sea House),17歲入東印度茶葉公司(East India Tea House)任簿记员。查爾斯的哥哥約翰早亡,他和姐姐玛丽合寫儿童文学作品,1806年,蘭姆姐弟開始從莎士比亚戏剧中选擇20個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把它们改写成叙事体的散文。查爾斯·蘭姆改寫其中六個悲劇,即《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太门》、《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和《奥瑟罗》。其中十四部喜劇均由姐姐瑪麗所改寫,這部書即是後來著名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姐姐瑪麗因精神上的疾病多次被送進精神病院,1796年9月瑪麗忽然大发作,她用厨房裡的刀子誤殺了親生母親。查爾斯為此照顧姐姐達四十年之久,終生未娶。1825年查爾斯自東印度茶葉公司退休,工作達33年之久。查爾斯的作品都透露出自身痛苦與哀愁,青年時熱戀一少女Ann Simmons, 最後不願拖累她而放棄追求。查爾斯自已也曾精神失常。1834年卒于埃德蒙顿。
昨日晚饭后,先去了先锋书店,里面密密麻麻的书,感觉有点晕。现在我发现,我很喜欢在旧书店买书的感觉,在一大堆书中发现一本好书就如同艳遇一般。离开先锋书店后,去了对过的旧书店。我觉得这家旧书店的价格比较贵,所以许久未去了。在那里买了一本兰姆的《伊利亚随笔》,...
评分兰姆的《伊利亚随笔》,令我联想到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你看,伊利亚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兰姆,而伯纳多.索阿雷斯也基本上等同于佩索阿,而且,兰姆(伊利亚)与佩索阿(索阿雷斯)都曾是朝九晚五、兢兢业业的小职员,生活的年代虽然不同,大致轮廓却相当。可是,这两...
评分觉得这书就像下午茶。你并不是每天都有时间去喝下午茶,骨瓷茶具,热水,牛奶,柠檬,蜂蜜,糕点地精致小资。然你也不能总把下午在忙碌得感觉不到时间流逝之中用尽。两者都是all in good time。而伊利亚随笔也是,whenever in good time。 或许某日没心情去钻研国际形势世界未...
评分没想到读200年前一个老头儿的随笔会如此有趣、如此亲切。本来觉得被推介为英国随笔典范的文章应该是满纸哲思、深沉古典、时时引经据典、处处长篇大论的样子,至少也像古老英国世袭的贵族爵位一样带着点儿高不可攀的劲头。可是,查尔斯·兰姆却完全改变了我的印象。 首先,从那...
评分比照兰姆的真实经历与他对自我生活的记录,以“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来形容兰姆的人生精神最合适不过,这是让他免于深陷苦难而精神失常的智慧的生活术! 他不躲避人生,也不诅咒人生,也从未丧失希望,他勇敢地朝人生跑去,大声地赞美幸福,欣然地接受苦难,在他的笔下,你全然...
校对怎么做的
评分没有想象的精彩 感觉翻译在很大程度上让这本书的魅力打了折扣 毕竟兰姆也以他的文风古朴闻名 单就中译本来说 完全比不上读周作人的散文集
评分没有想象的精彩 感觉翻译在很大程度上让这本书的魅力打了折扣 毕竟兰姆也以他的文风古朴闻名 单就中译本来说 完全比不上读周作人的散文集
评分名气过大而不副实,属于浪漫主义气质类散文,然选材大多过于日常琐碎,阅半本而弃之,不能与培根、蒙田比肩,遑论梭罗、爱默生之流,更望尘于佩索阿、齐奥朗之辈。。。
评分最令人倾心的是兰姆本人的性格流露,在这几年里都时时给予我安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