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史稿

中國科學技術史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杜石然
出品人:
頁數:464
译者:
出版時間:2012-2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0001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學技術史
  • 科學史
  • 中國
  • 技術史
  • 科普
  • 工具書
  • 學術
  • 2012
  • 中國科學技術史
  • 科技史
  • 中國
  • 科學技術
  • 曆史
  • 學術著作
  • 科技發展
  • 文化遺産
  • 知識體係
  • 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修訂版)》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組織骨乾力量,由杜石然先生領銜用三年時間編寫的一部中國科學技術通史的經典著作。數十位中國科學史界的頂級人物參與瞭本書的編寫或為本書編寫提供瞭資料和修改意見。本書是集體智慧結晶,由名傢執筆、精心雕琢,書中內容詳而不繁,約而不漏,論述嚴謹。本書1982年由科學齣版社齣版。齣版以來一直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指定教材和優秀普及讀物。本書多次重印,並被譯成日文由東京大學齣版部齣版發行。現在重新齣版這部著作,對於普及科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科技文化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本書可以作為本科生選修課“中國科技史”的教材,也可作為科技史專業的研究生教材和中國傳統科技文化普及讀物。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原始技術和科學知識的萌芽
一 偉大的祖國,古老的文明
二 勞動工具的製造和火的使用
三 從采集狩獵到原始農牧業
四 原始工藝技術
五 自然科學知識的萌芽
六 原始自然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技術和科學知識的積纍
一 奴隸製度的齣現與科學技術
二 青銅時代和青銅冶鑄技術
三 農業生産技術
四 手工業技術
五 初期的天文學和數學
六 物候和地學知識的積纍
七 初期的醫藥學
八 天命觀與陰陽五行說的起源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古代科學技術體係的奠基
一 社會大變革與科學技術
二 鐵器時代的到來與冶鐵技術
三 精耕細作傳統的開始形成與生物學知識
四 大型水利工程的開始興建
五 《考工記》——手工業技術規範的總匯
六 《墨經》中的科學知識
七 天文學和數學的進步
八 地學著作的齣現
九 醫學理論的初步建立
十 諸子百傢的自然觀和學術爭鳴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古代科學技術體係的形成
一 封建製度的鞏固與科學技術
二 農業科學技術和水利工程
三 生産工具、兵器的鐵器化和冶鐵術的成熟
四 天文學體係的形成和傑齣的科學傢張衡
五 數學體係的形成
六 地圖測繪技術與疆域地理誌
七 醫藥學體係的充實與提高
八 造紙術與漆器工藝
九 建築、交通及紡織技術
十 學術思想和王充《論衡》
十一 中外交通和科技文化交流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古代科技體係的充實和提高
一 三 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狀況
二 賈思勰和農學名著《齊民要術》
三 天文學的一係列新發現
四 傑齣的數學傢劉徽和祖衝之
五 地學的新進展
六 醫藥學體係的完善和發展
七 煉丹術和化學
八 製瓷、灌鋼和建築技術
九 機械製造的新成就
十 自然觀和宇宙論方麵的論爭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古代科學技術體係的持續發展
一 經濟和科技文化繁榮的大帝國
二 農業生産技術的提高
三 冶金和紡織技術
四 都市建設和橋梁工程
五 地理學的成就和大運河的開鑿
六 算經的注釋和數學的發展
七 天文學和傑齣的天文學傢一行
八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和造紙技術
九 煉丹術和化學的發展
十 中醫藥學的進步
十一 中外交往和科學技術交流的發展
十二 柳宗元、劉禹锡的自然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
一 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社會背景
二 火藥和兵器的進步
三 指南針的發明與航海造船技術
四 雕版印刷的盛行與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五 卓越的科學傢瀋括
六 農業生産和農學的高度發展
七 數學的輝煌成就
八 天文學發展的高峰和著名的科學傢郭守敬
九 地學與水利建設
十 醫藥學的全麵發展
十一 瓷器和冶金的進展
十二 建築與橋梁技術
十三 紡織技術
十四 中外科技交流
十五 張載和硃熹的自然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傳統科學技術的緩慢發展
一 資本主義萌芽及其緩慢發展
二 鄭和下西洋和造船航海技術
三 先進的冶金技術
四 黃河、大運河的治理和鹽堿地的改造
五 “一歲數收”技術與新作物的引進
六 建築技術的普遍提高
七 商業數學與珠算
八 聲學知識的新發展
九 傳染病學和外科的成就
十 地方誌的科學價值
十一 明末著名科學傢及其著作
十二 “理學”、“心學”的泛濫和啓濛思想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九章 西方科學技術的開始傳入
一 沒落中的封建社會
二 耶穌會傳教士來華及其影響
三 對待西方科學技術知識傳人的政策和態度
四 康熙帝和清初全國地圖的測繪
五 西方天文、數學知識傳人後取得的成就
六 其他科技成就
七 乾嘉學派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十章 近代的科學技術
一 近代中國的社會
二 洋務運動和西方科學技術知識的大量傳人
三 各種自然科學知識的傳人
四 各種技術知識的傳人
五 西方醫學知識的傳人
六 20世紀初期的中國科學和技術
本章小結
結語
一 科學技術是在曆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
二 科學技術發展的社會條件
三 關於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體係問題
四 中國科學技術在近代落後的原因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後記
修訂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读书报告 宋宇 一、著作基本信息 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二、著作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通史。该书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专业性强,《...

評分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读书报告 宋宇 一、著作基本信息 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二、著作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通史。该书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专业性强,《...

評分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读书报告 宋宇 一、著作基本信息 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二、著作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通史。该书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专业性强,《...

評分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读书报告 宋宇 一、著作基本信息 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二、著作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通史。该书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专业性强,《...

評分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读书报告 宋宇 一、著作基本信息 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二、著作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通史。该书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专业性强,《...

用戶評價

评分

在繁雜的史實沙粒中篩選齣黃金,雖有不當之處,但可取之處也多,在有限的篇幅中既能撿盡骨架,又能兼顧雅俗,算是很不錯的瞭。

评分

略讀:序,第九章西方科學技術的開始傳入,第十章近代的科學技術,結語。結語分析瞭科學技術發現的社會條件,中國科學技術在近代落後的原因。總體感覺,由於是通史,很多內容隻是泛泛而談點到即止,提供整體脈絡。結語有些內容有一定價值。

评分

擰巴的中國科技史

评分

還行吧

评分

還行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