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了四种唐代史料笔记。《教坊记》记录了唐代开元时期的教坊制度.艺人轶事,并著录了教坊曲名三百多首及乐曲内容,是研究唐代音乐百戏的重要原始资料。《次柳氏旧闻》主要记唐玄宗宫中事。《开天传信记》记述了唐开元天宝时期朝廷政事.宫掖秘事.社会风俗.世态习尚等。《乐府杂录》记录了唐开国以来的雅郑之乐及始末。这四种笔记属同一类型,重在制度故事的描述,故辑为一册,以方便读者阅读。
粗看文字已有一些问题。“白明逵”(9)任半塘笺订已正为白明达,纵不从改,亦应出校记;“大面”(23)当下书名号;辑佚“上于天津桥南”条“去乎”当为“去手”,“宜旨”当为“宣旨”(30),一条两错,尤不合。
评分粗看文字已有一些问题。“白明逵”(9)任半塘笺订已正为白明达,纵不从改,亦应出校记;“大面”(23)当下书名号;辑佚“上于天津桥南”条“去乎”当为“去手”,“宜旨”当为“宣旨”(30),一条两错,尤不合。
评分粗看文字已有一些问题。“白明逵”(9)任半塘笺订已正为白明达,纵不从改,亦应出校记;“大面”(23)当下书名号;辑佚“上于天津桥南”条“去乎”当为“去手”,“宜旨”当为“宣旨”(30),一条两错,尤不合。
评分粗看文字已有一些问题。“白明逵”(9)任半塘笺订已正为白明达,纵不从改,亦应出校记;“大面”(23)当下书名号;辑佚“上于天津桥南”条“去乎”当为“去手”,“宜旨”当为“宣旨”(30),一条两错,尤不合。
评分粗看文字已有一些问题。“白明逵”(9)任半塘笺订已正为白明达,纵不从改,亦应出校记;“大面”(23)当下书名号;辑佚“上于天津桥南”条“去乎”当为“去手”,“宜旨”当为“宣旨”(30),一条两错,尤不合。
皆为笔记体例,《教坊记》乃言天宝年间宫中乐坊诸事;《次柳氏旧闻》乃记高力士所言之明皇十七事;《开天传信记》记录开元、天宝年间逸闻轶事三十余条,颇多明皇异闻;《乐府杂录》大类百科,言及歌乐舞伎诸项(专业性最强)。
评分《教坊记》比较好看。《柳氏》《开天》和《乐府》都一般般啊。记了很多笔记。
评分阿城推荐《教坊记》,一定是八卦多的原因。其实也不多。
评分思路慢慢出来了,我擅长的部分还是在先唐,真要命。
评分收《教坊记》《乐府杂录》《次柳氏旧闻》《开天传信记》四种,前两者性质相近,多记教坊、音乐故实,后两者多记唐玄宗时故事,记黄幡绰与玄宗的玩笑有的不太好懂。非常适合地铁上阅读。不过本册校勘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教坊记》一书可以肯定吴企明先生连任半塘先生的《教坊记笺订》都没有看过,就以《序》来说,乐工白明逵,当作白明达,而且就算没看过,正文中也有白明达之名,至少可以引起注意加以查考,但是没有。此外还有当补的脱文,比如,诏曰:“不宜典排优杂伎”,不宜前当补“太常礼司”四字。诸如此类,实在错误很多。吴先生当年标点《春渚纪闻》即被多位先生批评,此书后来再版,颇多修版,很不美观,近年重理旧业,还不小心谨慎,而予人话柄,实属不知藏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