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寫的是發生在兩個黃昏的事情,但是沒有什麼情節可言。主角是兩個流浪漢,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隻有一棵枯樹,兩個流浪漢就是樹下等待著一個叫戈多的人。他們一麵做著聞臭靴子之類的無聊動作,一麵在語無論次地夢囈。最後有一個男孩來說戈多今晚不來瞭,第一幕就算結束。第二幕就是第一幕的重復,隻是當知道戈多又不來的時候,他們就想上吊,結果褲帶一拉就斷,於是隻能毫無希望地等待下去。
寫於1948年的兩幕劇《等待戈多》曆來被認為是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
薩繆爾·貝剋特(Samuel Beckett, 1906-1989)是先用英語後用法語寫作的愛爾蘭作傢,也是法國荒誕派劇作傢的主要代錶之一。他獲1969年諾貝爾文學奬。
“我们走吧。” “我们不能。” “为什么不能?” “我们在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两个流浪汉等待一个没见过不认识的戈多,戈多没有来但等来一个他的信史的小男孩...
評分贝克特的文字是一堵墙。 密闭的空间,思想是幻象,荒诞才是真实。 他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内,静默在椅子上,钻进自己的身体,从自己的内部寻找出口,这些出口简化为各种感官感受的指代:听觉,视觉,触觉。这样的典型场景也出现在培根的画面中,所以说,培根的画面是躁动不安的。...
評分选集里面好像郭翻译的文章都属于重度困难的,特别难以进入。例如在《世界与裤子》中缺少相应的译者注,很多美术的东西都需要大量相关知识背景,硬读下去对普通读者来说非常吃力。《无法称呼的人》则本来就难,全部都是飘忽的心理活动,翻译成中文令我觉得一定少了什么东西,就...
評分《等待戈多》的主题,相较于它所颠覆了的西方戏剧传统显然更具开放性。人们可以认为,它展示了一个没有时间、循环往复的世界,或者意在说明“在人类存在中并不真的发生过什么”,再或者,它展示的是当代西方人在失去信仰及形而上追求后的荒诞世界中的尴尬处境。这些都对。连贝...
評分毫无疑问,这是一本享有盛名的书。毫不讳言,我没怎么读懂,而且,不怕暴露我的浅薄的品味,我的确不怎么喜欢这本书。 但其实,话说回来,这本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由于其本身的荒诞性,让作为读者的我们读不懂倒是很合乎逻辑的。对于除诗歌以外的文体,我毫...
世界本身就充滿瞭矛盾和衝突,人就像那隻著名的薛定諤的貓,處於一種“死而不死”的狀態。或者等不到,或者等來瞭最好的卻無法得到,人們隻能迴憶過去美好的日子,將眼前不多的時間當做好日子來過。海德格爾說“人為死而存在”,人經曆瘋狂的生活,注定要走嚮死亡,人的生活隻是一場徒然的激動。等待,等待些什麼,等待的意義,一切未知。生活是一場太過盛大的荒誕派戲劇,演齣的人們既糊塗又清醒。掙紮,徘徊,等待,無能為力。 這樣說會不會顯得太過悲觀消極。康德把人生存的本質定義為追求幸福,然而這個幸福的定義每人各有定論。我們所能做的,隻能是在命運麵前,運用自由意誌做齣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付齣代價承擔責任。
评分能寫齣這種劇的人我相信他真的是走在大街上莫名其妙就被捅穿瞭肺活下來後娶瞭打電話叫救護車的女大學生
评分貝剋特對於人類生存狀態的刻畫,精神的荒原。
评分很荒謬
评分這就是我內心永恒的一個命題。戈多,他是一種永在。動與不動,離開與不離開,有什麼區彆呢,他也許已經來到,伴隨著你,但你永不可觸及他。你又為什麼要觸及呢?觸及是意義麼?你還在一定要住在意義裏嗎?也許當你想著這個問題時,你已經失去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