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1989)是先用英语后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作家,也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是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角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是树下等待着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论次地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就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候,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地等待下去。
写于1948年的两幕剧《等待戈多》历来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享有盛名的书。毫不讳言,我没怎么读懂,而且,不怕暴露我的浅薄的品味,我的确不怎么喜欢这本书。 但其实,话说回来,这本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由于其本身的荒诞性,让作为读者的我们读不懂倒是很合乎逻辑的。对于除诗歌以外的文体,我毫...
评分爱斯特拉贡: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贡:咱们在等待戈多。 …… 爱斯特拉贡:他应该到这儿啦。 弗拉季米尔:他并没说定他准来。 爱斯特拉贡:万一他不来呢? 弗拉季米尔:咱们明天再来。 爱斯特拉贡:然后,后天再...
评分爱斯特拉贡: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贡:咱们在等待戈多。 …… 爱斯特拉贡:他应该到这儿啦。 弗拉季米尔:他并没说定他准来。 爱斯特拉贡:万一他不来呢? 弗拉季米尔:咱们明天再来。 爱斯特拉贡:然后,后天再...
评分《等待戈多》只有两幕,却被称为“英国荒诞派戏剧的第一剧”。它的经典之名让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依然拜读。它何以久负盛名呢? 《等待戈多》出自于爱尔兰剧作家、小说家,荒诞派戏剧奠基人——贝克特之手。在剧中,没有展示激烈的戏剧冲突、引人入胜的情节,甚至没有塑造任...
评分等待戈多跟等死似的,知道会来的确定性,但不知道何时来的确定性,于是,等的过程就成了一出闹剧
评分虚无。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嗅到的乃至于触到的,都是虚无。无聊的对话充满两个甚至无数个白天和夜晚,构成完整的虚无的生命。珠光宝气是虚的,锦罗绸缎是虚的,香花绿树是虚的,而等待也许才是将生命做实串起一切虚无事物的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生命本没有意义,等待也许是白胡子的戈多就是意义。
评分现在看来,荒诞其实是一种心灵的状态
评分这就是我内心永恒的一个命题。戈多,他是一种永在。动与不动,离开与不离开,有什么区别呢,他也许已经来到,伴随着你,但你永不可触及他。你又为什么要触及呢?触及是意义么?你还在一定要住在意义里吗?也许当你想着这个问题时,你已经失去意义。
评分读的不是故事,而是一种心境的状态,第一幕的无谓等待在第二幕的重复中加深了无力感,读完叹一口气,还是愿自己能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得到净化。一个黄昏过去,一幕就结束,可一天算得上是结点吗?不是的,两幕,五幕,十幕,也永远会是同一个从乏味捱到幻灭的黄昏。没有高潮,没有转变,连自杀也不可能,模糊的希望也迟迟不能实现。散漫混乱的描写完全取消了作者在作品中的“中介”地位,任由这些无家可居的精神漂泊者在纸上独自彷徨,孤独又无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