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土地》是“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最著名的摄影系列,拍摄于1974年到1986年,曾在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该系列以黑白画面记录台湾乡土风光及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成长的土地的价值和美的再发现,也是阮义忠对于台湾乡土人情的最后一瞥,这一瞥饱含着质朴深情。2011年年初,作者在《南方都市报》副刊部开设摄影专栏,首次执笔道出《人与土地》拍摄背后的故事。本书为该专栏结集而成,阮义忠厚重优美、饱满有力的文笔,证明他不仅是优秀的摄影家,也是一位文字高手。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22岁任职《汉声》杂志英文版,开始摄影生涯。三十多年来,他的镜头以台湾百姓日常生活为主,跋山涉水,深入台湾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阮义忠的著作丰富,对全球华人地区的摄影教育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1980年代出版的《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1990至2000年代创办的《摄影家》杂志影响最巨,被誉为“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中国摄影教父”。
在阮义忠先生“乡愁三种”系列文集中,最令人惊艳的是《正方形的乡愁》,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失落的优雅》,而最最厚重的则要数这本《人与土地》,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不仅因为书中照片拍摄得精彩,而是这本书所选取的主题恰是作者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 不论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评分 评分图像很直接,文字也算是简单,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作者说年龄已老,希望能表达得朴拙、平润一些,然而字里行间总是不时有些滞涩的拖沓感,而不是作者期望的那样的透彻明晰。出于生,再入于死,那需要多么大的心劲呢?也许差距就在这之间吧。 2012.5.3
评分在阮义忠先生“乡愁三种”系列文集中,最令人惊艳的是《正方形的乡愁》,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失落的优雅》,而最最厚重的则要数这本《人与土地》,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不仅因为书中照片拍摄得精彩,而是这本书所选取的主题恰是作者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 不论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评分《人与土地》是阮义忠1974—1986年间拍摄的系列照片,记录了台湾农村的人民与土地,分为“成长、劳动、信仰、归宿”四个单元。2011年初,阮义忠在《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与生长出的情感,这本书便是照片与专栏文字的结集。虽是七八十年代台湾农村生活的记...
窦店从台湾带回来一本,翻看的没有细读。我和窦店说,可能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我没有看出特别的好来——当然,摄影是好的,一种大众程度的好。“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中国摄影之父”,这些头衔究竟是谁封的?还只是出版商完全商业化的吹捧?摄影师知情否?若是知情,有没有请合作出版社谨慎用词的义务?我不相信当事人会受之无愧。这些称呼,且不说是对许多摄影先辈的亵渎,即便对于那些我尊敬的,在大陆艰难的八、九十年代默默拍摄的摄影人来说,也是莫名其妙的。那时候,我想没有开放的大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当时不过三、四十岁的年轻人的。现在摄影师如日中天,好评好潮,恕我依然看不出好来。
评分看过最好的一本摄影集,年轻时的勤勉拍摄可以见天地,几十年后的沉积、再思考,加上佛教徒的宽容和大领悟,一杆妙笔做图说,已经能见自己、见众生了。排版很赞,图片和文字位置巧妙,每一篇都有悬念有猜测,也是个互动的过程。
评分照片很好。文章是专栏结集,比较短小,风格淳朴。跨页图中间有一小部分被锁住了,是缺点。
评分怀着重重心事走向村外,刚好碰上这对兄弟在训练信鸽。我问弟弟:“不怕鸽子飞跑吗?”哥哥抢着回答:“会回来的才让它离巢。”
评分文字差到拖垮了照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