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土地》是“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最著名的摄影系列,拍摄于1974年到1986年,曾在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该系列以黑白画面记录台湾乡土风光及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成长的土地的价值和美的再发现,也是阮义忠对于台湾乡土人情的最后一瞥,这一瞥饱含着质朴深情。2011年年初,作者在《南方都市报》副刊部开设摄影专栏,首次执笔道出《人与土地》拍摄背后的故事。本书为该专栏结集而成,阮义忠厚重优美、饱满有力的文笔,证明他不仅是优秀的摄影家,也是一位文字高手。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22岁任职《汉声》杂志英文版,开始摄影生涯。三十多年来,他的镜头以台湾百姓日常生活为主,跋山涉水,深入台湾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阮义忠的著作丰富,对全球华人地区的摄影教育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1980年代出版的《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1990至2000年代创办的《摄影家》杂志影响最巨,被誉为“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中国摄影教父”。
在阮义忠先生“乡愁三种”系列文集中,最令人惊艳的是《正方形的乡愁》,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失落的优雅》,而最最厚重的则要数这本《人与土地》,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不仅因为书中照片拍摄得精彩,而是这本书所选取的主题恰是作者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 不论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评分一切都在变,都在消失。在变化与消失的过程中,有一个瞬间被相机记录下来,就成了不变的永恒。摄影者最大的挑战在于:感动的当下也是创作的同步,因此身、心都必须极度敏感与机灵。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的最后一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评分台湾乡村的影像记录《人与土地》 因为学美术专业,所以挺喜欢摄影,在上学的时候,我在班中摄影的水平还不错,同学结婚一般都是我去照相。喜欢摄影所以也没少看摄影方面的书。家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与土地》类似的摄影专辑。但是这本书和绝不仅仅是一本摄影书,里面还流...
阮义忠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敬畏和谦卑。“对我来说,相机是赞叹的工具,不是批判的利器”——但我想知道把“相机”换成“文字”会怎样。
评分照片不错
评分好书,装帧不好扣一星
评分照片不错
评分【在 @雨枫书馆 翻书295】P136“在乡下,一切教养就是以身作则。大人带着小孩上工,让子孙在亲近土地时晓得了敬畏大自然,在挥汗工作时懂得了惜福,在相互扶持时学会了做人的本分。”P150“摄影有时就像双面镜,既映出对象的影子,也照出摄影师的感受。表面上好像是拿相机的人捕捉了什么,其实,被摄的却是他自己的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