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对优雅的解读不同,它可以是一种养尊处优,也可以是一种身段、内涵或风采。以我的体会,那应该是一种把自己缩小,天地反而会变大的境界。
——阮义忠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摄影家阮义忠在台湾各处行脚,拍下了无数百姓日常生活的动人瞬间。《失落的优雅》收录其中八十一幅照片,并首次讲述每一帧照片背后的故事,真实呈现了从乡村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一个变动中的台湾。
阮义忠从小在台湾乡村长大,少时并不能理解父辈的艰辛,一心想逃离乡村,去往城市。长成后回顾,却正是这些最贴近土地的人事与乡情支撑着他,在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迈出每一步。《失落的优雅》中所记录的台湾乡野风景与人情,在如今已成为渺不可寻的古风,正是在这些淳朴的影像和文字背后,我们发现久已失落的朴素和优雅。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22岁任职《汉声》杂志英文版,开始摄影生涯。三十多年来,他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以百姓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阮义忠的著作丰富,对全球华人地区的摄影教育卓有贡献,其中尤以1980年代出版的《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以及1990至2000年代创办的《摄影家》杂志影响最巨,被誉为“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中国摄影教父”。近期出版有摄影随笔集《人与土地》,微博文集《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曾说过:“成为好摄影家,首要的条件就是礼敬对象,懂得谦卑;而摄影者最大的责任和挑战,正是仔细观看与发现对象的最佳特质,并将之有利地诠释出来。一位好摄影家不必急着把自我观点强加在对象上,当领会到对象的精髓时,本身长年累积的人文素养,自然会跟着对象共鸣、...
评分天赋异禀的人,都有使命在身 《杭州日报》10月20日专访 记者 潘宁 周华诚 就在暗房快要被人们忘掉的时候, 就在好多摄影家都不去碰它的时候 ·我们知道,最近您在杭州开办了祖国大陆第一个阮义忠摄影工作坊,杭州是首站,接下来还会去北京、广州、成都等地举办并进行讲...
评分影像志,图片所要表达的东西,忠于真实,或是用文字去展示蕴含在它背后的东西。不拘泥于艺术形式,而是其展示的力量,这才是艺术的真谛。我们生活抑或是人生,不正是由这一幕幕的影像构画,只不过没有重来的机会,最后以记忆的形式储存,死亡时终结。 记忆也许会消散,会遗忘,...
评分因为最近开始对摄影尤其是艺术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阮义忠的作品也便成为了我不能不读的启蒙文本, 不过,他的作品不是专门教授摄影的工具书类的专业读本,而是他用浑然天成的影像和略约的文字共同演绎的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的真实之美的文本集。 与专业摄影工具书不同,...
评分末頁,阮義忠寫道: 「遠方的中央山脈佈滿厚雲,豔陽使白雲折射出令人想象不到的豐富層次,讓走路回家的一樁小事也顯得隆重、莊嚴起來。對我來說,這一幕其實是童年的結束。他要回家,而在那個年紀的我,成天想的卻是離家。我要離開宜蘭到大城市,我要走向世界。 《失落的優...
从前的东西都优雅
评分从前的东西都优雅
评分那年代的黑白照片,生活的记录,每张照片都有著者的旁白。
评分初翻那些穿過時光隧道而來 刻畫了八九十年代台灣風土的黑白照片 覺得寡淡 但翻著翻著 并沿著圖注介紹去發掘每一個瞬間背後的人事浮塵 那作者眼中歷歷於目的往事 就感動起來。無論是歡喜 哀愁 是躍動 或靜謐 倘若從時代來看 這樣一場匆匆的回望 又是多少人的久別重逢 即使 除了記憶與相片 再也無處可尋。
评分照片是一种记录,城市都变化的太快,不去记录就没的记录了。作者的镜头下很多东西都已经不存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