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度

民国风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徐百柯
出品人:
页数:3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1139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民国
  • 历史
  • 人文
  • 知识分子
  • 士的精神
  • 文化
  • 历史人文
  • 中国
  • 民国历史
  • 文化人物
  • 风云人物
  • 思想史
  • 社会风貌
  • 知识分子
  • 时代变迁
  • 文人轶事
  • 旧事新说
  • 风度气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本书为《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

他们是故去的名校校长,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金融界的精英、马上赋诗的将军……他们是梅贻琦、蒋南翔、张季鸾、胡政之、刘文典、杨荫榆、陈西滢、梅汝璈、顾维钧、卢作孚、陈望道、蒋百里……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本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此次修订版中,汇编了钱理群先生专门就本书内容在北大所做的演讲,解析深刻生动,勾勒民国风骨,引起很强烈的社会反响。此外补充了作者徐百柯的八篇精彩文章,涉及到了严复、胡适、卢作孚、季羡林等人物,探讨了科学院、初中教育、大学中文系等话题,作为本书的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徐百柯,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目前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2004年6月《冰点周刊》创刊,人物版设“钩沉”专栏。徐百柯主笔两载,“钩沉”被评为《冰点周刊》最佳专栏。期间文字在此集结成书。

目录信息

1 一抹背影 悠悠水长
李 济:最后一个迷人的 “学阀”
李赋宁:美好的学问竟可以这样朴素
冯友兰:两束雄文,一抹背影
赵元任:“好玩儿”的语言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顾维钧:从惊讶开始,以赞美告终
叶企孙:“地雷战”背后的科学家
吴大猷:物理学界的“孔子”
丁文江:出山要比在山清
何 廉:经济学斑斓一叶
谭其骧:绕不过的“悠悠长水”
陶孟和:把“社会”变成“学”
蒋廷黻:“瓷器店中的猛牛”
卢作孚: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2 明月独举 气节长存
邓广铭:拓万古之心胸
雷海宗:历史的碎片
潘光旦: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吴组缃:尊重自己的尺度
徐中舒:学界泰斗的“本分”
傅 鹰:被毛泽东“钦点”的教授
容 庚:宁跳江,不批孔
蒋天枢:师道的重量
杨廷宝:建筑为了什么
赵紫宸:工楷写耶稣
蔡公时:民国第一位抗日烈士
蒋百里:亦儒亦武真豪杰
3 一校之长,今安在
周诒春:被遗忘的清华老校长
梅贻琦:中西合璧真君子
蒋南翔:两种传统之间
蒋梦麟:北大 “功狗”
马寅初:硬朗的“兄弟我”
傅斯年:一天只有21小时
张伯苓:南开的“不倒翁”
陈 垣:保住民族的文化
唐文治:“读经”养正气
陈序经:能请来大师的校长
许崇清:独立的思想是要表达的
马相伯:一老南天身是史
李登辉:被遗忘的复旦校长
陈望道:不止译宣言
4 前辈已逝,不可追
王芸生:论坛主笔仰扶轮
张季鸾: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肝胆
胡政之:他的逝去就是《大公报》的终结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林白水:仗义执言 以身殉报
黄远生:被湮没的传奇
孙伏园:最出色的副刊编辑
方大曾:战地失踪的年轻记者
王小亭:一个记录地狱的摄影师
张元济:不可再现的高度
王云五:谴责与推崇之间
伍联德:留下一片旧时风月
徐伯昕:生活书店的“隐形人”
5 真名士自风流
王 瑶:通脱与清俊
金岳霖:断裂的逻辑
叶公超:一派文人气的外交家
陈贻焮:教授的洒脱与落寞
曾昭抡:袜子底永远破个洞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黄 侃:“斯文”的传说与真实
蒙文通:儒者豪迈
缪 钺:文史回翔 诗词并美
何 鲁:真名士自风流
罗念生:单纯的高贵
周太玄:科学家的人文情怀
袁翰青:事非春梦岂无痕
丁西林:奇妙的混合体
施蛰存:清清淡淡的悠远
6 背影渐远犹低徊
司徒雷登:别了?司徒雷登
杨 晦:绝口不提当年勇的勇士
张申府(上):记忆的证明
张申府(下):真相的颜色
曹聚仁: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吕彦直:千载一时艺术之名
吴兴华:天才的人生炼狱
马约翰:体育亦有名家
曹靖华:凄清而华美的译笔
杨荫榆:真实的面貌离我们而去
陈西滢:鲁迅的第一个论敌
林 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张伟)
延伸阅读
大学氛围不存 大学精神焉附
98岁钱学森驾鹤西去
60岁中科院尚须努力
何为中文系 中文系何为
过去的中学
谁是卢作孚?谁的卢作孚?
欢迎胡适先生回家
谁为季羡林任继愈二先生撰墓志铭
试答严复百年前“进士考题”
后 记: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展开《民国风度》这本书,扑面而来的便是磊落之气息。手指划过目录中诸多姓名:李济、冯友兰、傅斯年、刘文典……便仿若那个时代的坐标与此时重叠了一般,一应世上最深切的赞美,都在唇舌之间呼之欲出。然而毕竟仍旧无语。民国风度可以观瞻,大师的韵致却被断了层。最少在此时...  

评分

文/lee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这说的与一本书有关,书名叫《民国那些人》。 这又是一本写民国历史的书,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前...  

评分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狄更斯 民国,那个在旧世界和新世界的夹缝中的...  

评分

关注《民国那些人》是上周四晚上,被朋友拉着去参加了一个北大中文系的活动,见到了本书的作者和钱理群教授。许是假期时间太长了,好久没有听到这么精彩的讲座了,所以忍不住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讲座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是钱老师讲的几段话,每次话音一落,便惹来在座...  

评分

发现那些真人 (山水间读《民国那些人》) 2004年6月,《中国青年报》全新改版,最大的惊喜应该是1个版的冰点特稿扩为4个版的冰点周刊,从此每周三成为不少中青读者的期待。在周刊众多栏目中,人物版的“钩沉”堪称冰点中的亮点,年轻的徐百柯担纲主笔,出手不凡,在故纸...  

用户评价

评分

钱理群的序言《谈谈“民国那些人”》

评分

大众读物

评分

: K820.6/2214-1

评分

风骨已逝不可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评分

: K820.6/2214-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