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出版所得归云南德钦普利藏文学校所有
这世界有那么多我不需要?东西。
——苏格拉底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不是文字,是蓝天白云和孩子们的脸。读它的时候,铅字隐去,我仿佛在看一本手写的日记,真诚而动人。
——田原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历时一年在云南藏区支教时所写的随笔。用一种朴素、真诚、平和的笔调,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原生态的生活。通过书中的这些片段,我们或许能够拔开云雾看见世界真实的面目:天黑即眠,黎明即起;一箪食,一瓢饮。简单,却快乐。
“当我远离这些奢侈品,我没有感到自己少了什么。我的世界,反而复原到了它原本的面目:快乐、清平、原始,像一棵巨树的树皮那样,虽然粗糙,却纯朴:天黑即眠,黎明即起;一盘菜、一碟汤、一碗饭就足以填饱我的肚子,并使我感到心满意足,快乐安宁?”
苏羊:原名陈旭羊,曾用笔名陈淑雅。浙江乐清人,业余从事小说创作。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在云南香格里拉德钦县普利藏文学校义务支教一年。
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充满了生之乐趣。车水马龙间杯觥交错,步履匆匆处随波逐流。傍晚,昏黄的灯光次第浮现在家家户户的窗口,也勾勒着城市的轮廓,濠河水悄然流淌,散发出一阵阵温暖的气息,广场上,歌舞铿锵。然而,在一个叫德钦的地方,一所名为普利藏文学校里,一位江南女...
评分在4月份一个风和日丽、春花灿烂的下午,我收到了《在藏地》这本书。一本薄薄的小书,素净的设计,白色的封面,刚一谋面就给我很纯净的感觉,一群高原红的脸蛋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让人的心情也变得像春天的蓝天那样爽朗。 还没有打开书,这种美好的感觉已经让我的思绪飘回了我...
评分看到这本书真是偶然,我在当当搜索孙瑞雪的育儿书看到的。 然后我又瞥见了“那美”“萧望野”这两个词,我一激动。 那美灵性学校一直是我关注的学校。莫非萧老师出书了? 定睛一看,是一个带着藏地风味的名字, 苏羊,由此又想到了苏武牧羊的典故,我联想能力还蛮强的,哈哈。 ...
评分藏地的苏羊 《在藏地》是苏羊的一部支教笔记,2006年,她在云南做了一年支教。过了五年,这本书出版,拿到我手里的时候,看到扉页上她灿烂的笑容,时间的流逝扑面而来。 苏羊的文字往往是灵澈跳跃的,比如在她的散文和评论中,一些像透明的小水泡一样的文字常常漫...
评分看到这本书真是偶然,我在当当搜索孙瑞雪的育儿书看到的。 然后我又瞥见了“那美”“萧望野”这两个词,我一激动。 那美灵性学校一直是我关注的学校。莫非萧老师出书了? 定睛一看,是一个带着藏地风味的名字, 苏羊,由此又想到了苏武牧羊的典故,我联想能力还蛮强的,哈哈。 ...
仅仅只是蜷缩在沙发上或者躺在阳光里,无所事事地消磨时间时,那些孩子就从我的记忆深处走出来。
评分每次奔走之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需要.详细的路线.各种生活所需及奢侈所需.钱包里的照片.让耳朵饱满营养的替代品.. 开始奔走的时候.又总觉得自己丢了什么落了什么.一定有还没有准备好的东西. 真正奔走过程中.其实发现只要自己有那么一份虔诚的心.又还在需要什么呢。
评分每次奔走之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需要.详细的路线.各种生活所需及奢侈所需.钱包里的照片.让耳朵饱满营养的替代品.. 开始奔走的时候.又总觉得自己丢了什么落了什么.一定有还没有准备好的东西. 真正奔走过程中.其实发现只要自己有那么一份虔诚的心.又还在需要什么呢。
评分苏羊是乐清文化圈中的名人,她原来办了个能仁书院,在雁荡山能仁寺附近与人合伙开民宿,我曾经慕名去看过。现在她的书院改名为雁山学堂,民宿变成了羊舍,使人特别好奇,我在今年十月份回乡时特意跑到羊舍去吃饭聊天,了解她的一些情况,确实有一些特别的教育理念,很是让人佩服。随后特意从网上淘了她的这本支教随笔《在藏地》看,简单的文字,独特的经历,从平淡中可以读出她的风格,让人更深入地了解她。
评分如果你想看旅游攻略神马的可以离开,这本书没有,没有你想要暂时放下欲望让心灵得到一次洗涤,你可以拿起这本书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