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余生江苏无锡南延祥乡啸傲泾七房桥之五世同堂。溯其原始,当自余之十八世祖某公,乃一巨富之家,拥有啸傲泾两岸良田十万亩。而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仅夫妇两人同居。十八世祖年三十左右,婴衰虚之疾。远近名医,百药罔效,病情日见沉重。一日,十八世纪母告其夫:“胸中久蓄一言,示敢启口,恐不听从,又滋责怪。”十八世祖言:“病已至此,苟可从者当无不从。纵或实不能从,亦为无责怪可言。”十八世祖母谓:“君病殆非药石可疗。……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1年定居台湾。 钱氏以自学成名家,一生为学,兼涉四部,著作等身。本书为其80高龄后对双亲及师友等的回忆文字,情致款款,令人慨汉。读者不仅由此得见钱穆一生的求学著述与为人,亦能略窥现代学术概貌之一斑。有心的读者更能从此书感受到本世纪“国家社会家庭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一切之变”,与铁钱同事的胡适、汤用彤、孟森、顾颉刚、陈寅恪等现代著名学人,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趣闻,此书亦多有展现。
书中写到在常州时所遇的几位老师,记得那么精确,写得栩栩如生,印象里最深的是吕思勉,写他上地理课: 必带一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印中国大地图.先将各页拆开,讲一省,择取一图.先在附带一小黑板上画一十字形,然后绘此一省之四至界线,说明此一省之位置.再在界内绘山脉,次及河流...
评分很多很多年前,第一次读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看到从罗丹、弗洛伊德到列宁这长长的名单以日常的形象出现。那份感动难以忘怀。 一本好的回忆录,需要什么条件呢? 自己必须是大家,才能有眼光记录有价值的东西,给后人启迪。 要活得足够长,而且能健康地思考的时间足够长,才...
评分1. 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懂,使得为立正。遇烈日强风或阵雨,即曰: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 2. 余偶得其枕下一书,乃谭嗣同《仁学》。取阅大喜,全忘退学事。 3. 《曾文正公家训》 4. 余因此悟及人生最大学问...
评分1. 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懂,使得为立正。遇烈日强风或阵雨,即曰: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 2. 余偶得其枕下一书,乃谭嗣同《仁学》。取阅大喜,全忘退学事。 3. 《曾文正公家训》 4. 余因此悟及人生最大学问...
评分《八十忆双亲》和《师友杂忆》是两本书,印成了一本,小32开。前者只是一“文”,篇幅不大,且忆亲之文,常恭谨有余,趣味略逊。《师友》一书则有作者80余年之人生经历打底,厚实之至,读来颇有可观处。 钱穆的学问,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钱穆的为人,有颂扬的,也有讥嘲的...
先看这本书再去看钱穆先生的学术著作,会更深入,因为你已对他的为人和治学之严谨和诚实十分信服.
评分感人的一部小书。
评分在地铁上又读了一遍,钱穆文笔真是好啊。写人写事,都要言不烦,见神见骨。这本书作社会史的史料用也可以。
评分桂林
评分此书如磨刀石一块,萎顿时读数篇即可砥砺思进!宾四先生惠我如此,感知不尽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