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中國現代文學大師,著名學者。
早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19年起留學美國、德國,1923年起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並積極為魯迅主持的《語絲》撰稿。1932年起編輯《論語》、《人世間》、《宇宙風》等刊物,提倡“閑適”、“幽默”小品文,被譽為“幽默大師”。
後用英文寫作《吾國與吾民》,並赴美,又寫瞭《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硃門》等書,被譽為智慧大師。
本書原著用英文寫作,書名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1959年由美國The World Publishing Co.齣版。
本书也可看作作者传记,前面篇幅大多讲中国传统文化,有点做中西文化比较的意思,后面才讲基督教,其实看看序言,作者的大意都在那里了,真是真理半张纸闲言万卷书。 附序言那段话: ......第六章讨论“理性在宗教”,林先生认为现代人想到宗教时的迷惑,大部份是由于一种方法...
評分这段时间,依次读完了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自传》。 整体来讲呢,这四本书有一些重复的地方,都是围绕着林先生闲适、半玩世的人生哲学。其中《人生不过如此》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不算书了,里面的内容为林语堂在报刊杂志上的摘...
評分这本书很不错,怎么不错就不说了,因为有无数的人在说。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下我自己的看法。我没读过林的其它书,也不是特别了解他,这本书也看的比较粗糙,可能会有些误解,请谅解。 我的背景与林的背景挺相似(高攀下),所以我很希望能从这本书上得到启发,林自己也说了...
評分 評分本书也可看作作者传记,前面篇幅大多讲中国传统文化,有点做中西文化比较的意思,后面才讲基督教,其实看看序言,作者的大意都在那里了,真是真理半张纸闲言万卷书。 附序言那段话: ......第六章讨论“理性在宗教”,林先生认为现代人想到宗教时的迷惑,大部份是由于一种方法...
高中時候看的
评分高中時候看的
评分中間中國部分蠻有意思的
评分看瞭幾頁就棄瞭,目測比較難啃
评分有點入道 體驗和嘗試遠遠比結果更為重要 對於信仰不可用理性的方式分析 誰說唯物的纔先進 我們看見和知道的 隻是一個影子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