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比较希腊神话和《圣经》中的英雄形象,不难看出二者的差异。与希腊神话中拥有强大个人意志甚至敢于反抗众神的英雄相比,《圣经》中的英雄多为上帝的选民,他们尊敬上帝并为上帝所服务,因而拥有超凡的神力。但一旦疏忽了自己的责任,就会失去上帝的庇佑,从而失去力量。如...
评分昨天终于把《战争与和平》看完了。十年前在东北师大,我曾写下“经冬无雪懒读书”的句子。保定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下过雪,所以我很愿意为我的懒堕找一个比较文化的借口。但也只是借口。事实上,前面的部分我一直读得很快,所以拖了这么久,都是因为尾声第二部。托尔斯泰是一个...
评分朱利安·赫胥黎曾说过:“人们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不再是原来的人了。”至少对我本人而言,这句话是一条真理。我在读《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对托尔斯泰的印象都是“不过尔尔”,他是一个传道者,然而讲故事的能力似乎让人质疑,除了处理宏大场面和为...
评分花了将近三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这部“史诗般”的巨著,也不过浅尝辄止而已。一直以来大概所谓“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毒太深,因而很难进入托尔斯泰乍一看起来异常琐碎、微弱、大体平淡、甚至无意义的细枝末节。深入分析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两座高峰的对视远超越我智识所及范围;...
评分比较希腊神话和《圣经》中的英雄形象,不难看出二者的差异。与希腊神话中拥有强大个人意志甚至敢于反抗众神的英雄相比,《圣经》中的英雄多为上帝的选民,他们尊敬上帝并为上帝所服务,因而拥有超凡的神力。但一旦疏忽了自己的责任,就会失去上帝的庇佑,从而失去力量。如...
这是属于超级长篇小说时代的巨著,不但要有这个技术,更要有一种使命感,一种对来自于上帝的呼唤的勇敢回应。当把家庭小说放在1812年战争中的时候,你是要无奈甚至绝望的。从今天小说高度商业化作坊化生产的角度来看,托翁本书绝对是拖沓的,第三卷开始的战史述评和最后的哲学论文,好生硬还水平不高,对心灵的洞察是远不如陀翁。展开全书,那种贵族从农人民中汲取智慧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令人在佩服和怀疑中徘徊。皮埃尔、安德烈、玛利亚和娜塔莎,很大程度上均是托翁夫子自道,这也是能打动我的地方,尤其是娜塔莎,完成了令人激动的性格转变,让人欣慰。书是在古籍书店三楼买的,接近十年了吧。终于我也算是集齐了托翁三巨著的人了。
评分下周回家想着拿,并古拉格群岛,天使望故乡
评分就是这个华丽丽的版本!
评分没看太懂
评分连看几天,终于完成。不得不赞叹。刚开始我还以为老托也是个宿命论者,悲观论者,看了尾声(二),发现他真是,但不是那个意义上的。赞叹赞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