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象征主义诗歌先驱,以诗集《恶之花》成为法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位诗人、现代诗歌的最初一位诗人。还著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艺术评论集《美学珍玩》、文学评论集《浪漫派的艺术》等,译有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
《恶之花》曾在中国红极一时。但是几乎与《恶之花》出版的同时,波德莱尔开始在各种杂志上陆续发表一些散文。波德莱尔写道:"总之,这还是《恶之花》,但更自由、细腻、辛辣。"按照诗人的本意,想写的是"一种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音符的音乐"。本书早已被奉为20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前身之一生活书店曾于1935年出版了本书的中译本,并配有50幅精美插图。此次以亚丁先生1981年中文译本为文字本,以生活书店旧版插图配之,重新出版。
幻想的文学史里,那是一个管Pneumonia叫肺痨的年代,贵妇们都一手拎着小丝扇,一手按在胸口,每说几句话就得停下来,撑开扇子,回过头往婢女手中的手帕里吐上一口血丝~~~~~~ 于是顶着一头秃发,愤世嫉俗的Charles Baudelaire自然会高杆的吸上大麻,挥霍无度的过着放浪形骸...
评分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的扬名大作当然是《恶之花》,这部极端浪漫主义的诗集被某些人认作是伤风败俗和亵渎神明的,却得到正流放的雨果的垂青.几乎与此同时,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发表一些散文,自称是"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韵脚的音乐". "这还是《恶之花》,只是更...
评分最初翻阅的时候,只是沉溺于名字和匆匆掠过的精致,但看过之后却有种说不出的哀矜,好像是天堂中无意盛开的恶之花,妖艳,戚怨,诚然的魅惑,却又彻骨的无辜。 仅仅是一场巴黎浮华的剪影,黑白分明,透彻深刻,然而仅仅是勾勒的轮廓。 欧洲的文字,总是在棱角分明的角落匿藏一...
评分波德莱尔与福楼拜同年出生,生活的时代是浪漫主义最辉煌的时代,与所有在巴黎的名人相映成趣的,是他的独立特行,这本书让“成为第一个把散文诗当作一种独立的形式并使之趋于完善的人” 我是散文诗的爱好者,纪伯伦和泰戈尔的散文诗,少女时代几乎是随身携带,甚至不管书...
评分最初翻阅的时候,只是沉溺于名字和匆匆掠过的精致,但看过之后却有种说不出的哀矜,好像是天堂中无意盛开的恶之花,妖艳,戚怨,诚然的魅惑,却又彻骨的无辜。 仅仅是一场巴黎浮华的剪影,黑白分明,透彻深刻,然而仅仅是勾勒的轮廓。 欧洲的文字,总是在棱角分明的角落匿藏一...
眼睛和美学
评分此书象征手法层出不穷,不细细品读是难以得其精髓,而我更多的是从书中了解到诗人的天真、敏感、理想、感性的形象。可以说波德莱尔具备一切诗人的特点,因此,他的生存状态一直处于群体孤独中。或许有人会说诗人的种种不成熟,但社会本身就一直在扼杀着天真,因此波德莱尔才值得我们尊敬,他的作品才具备如此丰富的意象。
评分“我总觉得我最大的欢乐就是一只朝前方走,不管是什么地方,也不要任何人担心,一直去观看新的国土。”
评分《巴黎的忧郁》承袭了《恶之花》的极端浪漫派风格,不过无韵之诗可读性更强。观察更细致,文笔也更辛辣讽刺。不知波德莱尔是怀揣着何等恶意且嘲讽的心情去揣摩路人的,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以彻底的漫步者的心情和人群保持疏离和对立。亦或者一切的恶与罪不过是象征的手法,是他寓情于人的一种幻想和诗意表达。但是,「我亲爱的兄弟们,当你们听到对人类文明的赞扬时,千万不要忘记,魔鬼最可怕的狡诈是说服你们,他并不存在。」
评分此书象征手法层出不穷,不细细品读是难以得其精髓,而我更多的是从书中了解到诗人的天真、敏感、理想、感性的形象。可以说波德莱尔具备一切诗人的特点,因此,他的生存状态一直处于群体孤独中。或许有人会说诗人的种种不成熟,但社会本身就一直在扼杀着天真,因此波德莱尔才值得我们尊敬,他的作品才具备如此丰富的意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