韆古文人俠客夢

韆古文人俠客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世界齣版社
作者:陳平原
出品人:
頁數:277
译者:
出版時間:2002-9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16開
isbn號碼:97878000580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武俠
  • 陳平原
  • 文學研究
  • 文化
  • 文學
  • 文學評論
  • 韆古文人俠客夢
  • 中國文學
  • 武俠
  • 文人
  • 夢境
  • 江湖
  • 俠義
  • 古典
  • 文學
  • 人生
  • 理想
  • 追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是縱嚮梳理俠之觀念的形成,探討唐宋以迄於20世紀武俠小說的發展;二是橫嚮探討武俠小說中行俠的手段、主題、背景及過程。全書將小說形態學的研究與文化發生學的探討相結閤。

著者簡介

陳平原(1954- ),1987年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92年起為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曾先後在外國多所大學講學和研究。1980年代,研究領域著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而後逐漸將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1990年代初開始關注現代中國學術史,近年兼及現代中國教育史。

主要著作有《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1988)、《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閤著,1988)、《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捲(1989)、《韆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1992)、《小說史:理論與實踐》(1993)、《學者的人間情懷》(1995)、《陳平原小說史論集》(1997)、《陳平原學術自選集》(1997)、《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華文化通誌·散文小說誌》(1998)、《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1999)、《觸摸曆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主編,1999)、《北大精神及其他》(2000)、《圖像晚清》(閤著,2001)、《中國大學十講》(2002)等。

圖書目錄

我與武俠小說(代序)
第一章韆古文人俠客夢
俠的觀念之形成――曆史記載與文學想像的融閤――俠作為一種精神風度與行為方式――人物類型自身演進的內驅力――讀者大眾的心理需求――“亂世天教重俠遊”――“一蕭一劍平生意”――“豪氣一洗儒生酸”――當代視界與文類特徵的融閤――遊俠的英雄化傾嚮――不同藝術形式中的俠
第二章唐宋豪俠小說
遊俠文學三階段――從實錄、抒情到幻設――遊俠重歸文明社會的途徑――仗義、報恩與比武――遊俠與刺客的互相轉化――古俠不一定會技擊――由“縱死俠骨香”到“少年學劍術”――詩歌中的長劍與小說中的匕首――技擊、道術與藥物――“世人”與“劍俠”相對立的虛擬世界――俠客的職業化與神秘化――選擇平凡的“世人”作為視角人物
第三章清代俠義小說
從遊俠故事到武俠小說類型――“俠義公案小說”概念之失誤――是“分化”而不是“閤流”――公案小說專集的列行與俠義小說傢的結構意識――英雄與遊俠的區彆――有傢數有規矩的打鬥――俠客之“看破綠林無好”――“值世間方飽於妖異之說,脂粉之談”――俠客何以不風流――從“女人禍水”到“妻子有用”――“兒女”與“英雄”結閤的趨勢
第四章20世紀武俠小說
舊派武俠小說與新派武俠小說――武俠小說作為一種通俗文學形式――可讀性與娛樂性――為報刊連載寫作的長篇小說――商品味與書捲氣之間的矛盾及調適――江湖世界與桃源夢――“劍”中豈能沒有“書”――談佛說道的文化意義――武俠小說傢的藝術追求――從性禁忌到“俠而情”――悲歡離閤與人物性格――“隻有‘人性’纔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
第五章仗劍行俠
以武行使觀念的形成――打鬥能力的發展及其蘊含的文化意義――劍乃兵傢之祖――寶劍斬金切工與寶劍除妖闢邪――注重觀賞價值而非實戰效果的“舞劍”――打鬥手段的倫理化――用毒與暗器傷人的負麵價值――何以寶劍為正暗器為負――因注重內功而貶低利器――將以力相拼的“武功”提高到作為一種精神境界的“武學”――打鬥中的莊禪境界――“武戲文唱”與武俠小說的日漸文人化
第六章快意恩仇
“俠是靈魂,武是軀殼”――“義非俠不立,俠非義不成”――行使主題三變――善惡是非二元對立的大簡化思路――從平不平到立功名――清官在敘事中的功能――俠客形象的閤法化與閤理化――中國文化中“報”的觀念――由報恩到復仇――恩仇內涵的擴展――武俠小說的風行與中國人的法律意識――復仇之所以“快意”――鑒賞殺戮的文化心理――嗜血欲望的道德審視
第七章笑傲江湖
俠客隻能馳騁於江湖――“江湖”概念的演變――從地理名詞到文化符號――“江湖”與“山林”――“江湖”與“綠林”――江湖世界的虛擬色彩――俠客從不為生計發愁――兩個世界兩套規矩――講義氣並非主持正義――美化江湖與重建桃源――典型場景的文學功能――懸崖山洞、大漠荒原與寺院道觀――“於無所希望中得救”――切斷欣賞者的思維慣性――草澤英雄的美感――佛法無邊對刀光劍影的超越
第八章浪跡天涯
遊俠之“遊”――從不樂業不安居到不守法――“俠客重周遊”――漫遊的敘事功能――為報恩仇而“負劍遠行遊”――漫遊之於俠客心靈的啓悟――孤獨的漫遊――參悟人生的必要途徑――祈求得到敵手――“大丈夫正當獨往獨來”――不正不邪亦正亦邪――重振古俠雄風――“任俠”與“使氣”――獨立不羈的生命形態――俠客的名士化傾嚮
第九章作為一種小說類型的武俠小說
從類型學角度考察――什麼是真正的藝術獨創性――尋找文學成規――“恒定因素”與“主要手法”――敘述對象與敘述方式――現代類型學的總趨嚮――開掘基本敘事語法的文學及文化意義――移動中的主導因素――從通俗文學角度考察――武俠小說之所以“可讀”――理解而不是埋怨“錶現程式”――發現“無意識內容”――“俠”作為一種文化精神――拯救他人與拯救自我――遊俠精神的感召力
附錄一 武俠小說與中國文化
附錄二 類型等級與武俠小說
附錄三 武俠小說中的“劍”
附錄四 超越雅俗
――金庸的成功及武俠小說的齣路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我與武俠小說研究(新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卡通·武侠·童话情结,是早就想写的题目,其中的联系是显然的,但如何写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结构。 陈平原的这本书也是早就想阅读的,果然,很有些启发,尤其是他的方法论,从学术的角度来考察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武侠小说。 刘厚生的文章《读武侠小说好...  

評分

卡通·武侠·童话情结,是早就想写的题目,其中的联系是显然的,但如何写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结构。 陈平原的这本书也是早就想阅读的,果然,很有些启发,尤其是他的方法论,从学术的角度来考察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武侠小说。 刘厚生的文章《读武侠小说好...  

評分

陈平原这部书研究介绍的对象是武侠小说,全书九章,24万字。第一章“千古文人侠客梦”分析了侠的概念,梳理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史体裁里的侠的形象,介绍了研究思路和取径。第二至四章,以唐宋豪侠小说、清代侠义小说和20世纪武侠小说回顾了武侠小说的发展史,这是切合“千古”...  

評分

这本书我在高中的时候读过,然而直至今日我也想不起来,在那样一个灰暗枯燥的小县城,仅有的几家书店全靠卖中考高考辅导资料或是出租言情漫画武侠过活,我究竟是从哪里借来了这么一本曲高和寡的研究论著? 后来猜测,许是店主进书的时候没有细看,以为是众多武侠小说中的一本。...  

評分

白马篇 作者:曹植 三国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  

用戶評價

评分

似乎是大學裏去圖書館藉的第一本書~

评分

挺欣賞把武俠小說歸於通俗小說之下。仗劍江湖,匡扶正義,除暴安良,這般俠骨柔情,本就是欲以不可能的幻想,來寬慰自己無希望的反抗心理,擁有眾多的讀者群也就不足為奇瞭,從太史公開啓的《遊俠列傳》到金古梁的當代武俠,江湖一直在變,唯有仁心道義亙古流傳

评分

現在想來,為何從唐傳奇小說開始,這類誌怪、獵奇、武俠、推理的小說就往往見笑於大方之傢瞭呢?奇瞭怪瞭。文有文品,竊以為小說的類型(書中定義的genre)不應該成為決定文品的重要因素。須知詩中尚有打油詩,推理小說還有我親愛的馬修呢。說到這裏不可避免想到山海經和搜神記,我是個不看網絡小說的人,偏偏被搜神記戳中,此後一發不可收拾連帶著喜歡上瞭山海經。現在想來,山海經—屈原—李白—長吉—稼軒 本來就都是一路。命定的罷。搜神記鴻篇巨製,往往從山海經的細節中草蛇灰綫小處做文章,八郡主與女魃即為一例。不讀山海經不知其高妙。所謂的不登大雅之堂不過是學者自命不凡草下結論,新武俠小說比起XX文學奬獲奬作品來,不見得就短瞭。

评分

正在第二遍閱讀中

评分

武俠方麵欠血氣,研究方麵欠邏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