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梳理侠之观念的形成,探讨唐宋以迄于20世纪武侠小说的发展;二是横向探讨武侠小说中行侠的手段、主题、背景及过程。全书将小说形态学的研究与文化发生学的探讨相结合。
陈平原(1954- ),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外国多所大学讲学和研究。1980年代,研究领域着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而后逐渐将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1990年代初开始关注现代中国学术史,近年兼及现代中国教育史。
主要著作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学术自选集》(1997)、《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1999)、《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主编,1999)、《北大精神及其他》(2000)、《图像晚清》(合著,2001)、《中国大学十讲》(2002)等。
陈平原这部书研究介绍的对象是武侠小说,全书九章,24万字。第一章“千古文人侠客梦”分析了侠的概念,梳理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史体裁里的侠的形象,介绍了研究思路和取径。第二至四章,以唐宋豪侠小说、清代侠义小说和20世纪武侠小说回顾了武侠小说的发展史,这是切合“千古”...
评分 评分这本书我在高中的时候读过,然而直至今日我也想不起来,在那样一个灰暗枯燥的小县城,仅有的几家书店全靠卖中考高考辅导资料或是出租言情漫画武侠过活,我究竟是从哪里借来了这么一本曲高和寡的研究论著? 后来猜测,许是店主进书的时候没有细看,以为是众多武侠小说中的一本。...
评分《千古文人侠客梦》上: 从历史看懂江湖, 认清一个真实的武侠世界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韩非子看来,要建立国家法令的权威,必须除掉两类人,一类是儒,另一类是侠。因为儒生的学说会扰乱法纪,进而动摇君主的观念;而游侠聚众持有武装,标榜个人气节,会破坏国家禁令...
评分听书听完的,摘抄解读词如下,很喜欢不预设审美的说法: 陈平原认为,雅俗对峙,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没有被专门研究过,这是一个学术空白。 不同时代的大众观念,决定了小说中的侠客形象。如果指责侠客承认皇权正统、追随清官就是奴才...
大一時候看過的,幸會此書
评分正在第二遍阅读中
评分挺欣赏把武侠小说归于通俗小说之下。仗剑江湖,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这般侠骨柔情,本就是欲以不可能的幻想,来宽慰自己无希望的反抗心理,拥有众多的读者群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太史公开启的《游侠列传》到金古梁的当代武侠,江湖一直在变,唯有仁心道义亘古流传
评分史书和小说两种异质的史料在论述中如何处理,作者有涉及,但似乎没有清晰地解决思路。不少有启发性和灵光的判断,随笔式的写法,导致这些判断缺乏足够坚实的论证。
评分隔靴搔痒,适合学者读,吸引不了武侠小说爱好者。当武侠小说史读如蜻蜓点水,过于单薄;所谓武侠理论部分又过于繁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