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閤刊瞭《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北京:人民文學齣版社,1988)和《漫說文化》(長沙:湖南教育齣版社,1997)兩冊“有趣的小書”,是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三位學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學問、品談文章的記錄。“三人談”提齣瞭“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命題,關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不可分割的整體性,打通瞭近、現、當代文學的研究格局,擴大瞭研究領域,在學界引起很大的反響。《漫說文化》收錄各自的迴憶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闡明瞭編者對“散文”的獨特理解,注重突齣文化意味。
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評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評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評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評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如今讀來當然文獻意義更大瞭。在我看來,所謂“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不就是中國文學的現代性麼。前半部分2010年寒假讀過,後半部分算是最後一個“暑假”看完。
评分原來“二分法”由此起。早點讀過也不至於在錢老師麵前無知瞭..
评分學術版的聊天記錄
评分可作經典流傳。
评分喜歡這種形式的深度思想碰撞,不過他們在80年代提齣來的概念似乎還很青澀,後來的文學研究者是否還能夠沿著三位前輩開拓的道路繼續發展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