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莫裏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歷史學教授,及倫敦經濟學院客座教授,重要著作包括《李大釗與中國馬剋思主義的起源》、《馬剋思主義、毛主義與烏托邦》及多部有關當代中國歷史的專論,廣獲翻譯成中文、韓文、日文、法文、德文、葡文和西班牙文。
譯者
杜蒲,中共中央黨校博士,專研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及科研辦公室主任,曾任教於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著有《極左思潮的歷史考察》、《國力論》及《中華人民共和國50年大圖典》等書。
我们能否通过非社会主义的手段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者在书中也反复探讨这个问题,从研究实践层面上看,他对这个结论是悲观的。即使是在他看来受到唯意志论和民粹主义强烈影响的毛时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结果,也是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成就,远远超过...
評分 評分 評分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 读后 2019 12 22 本书最具吸引力之处,是dang始终面对以现代工业化为内容的民族主义任务与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方案之间的紧张性,作者以此种紧张性造成的政治思维上的局限与现实经济社会形势间的互动来梳理毛和后毛时代的基本脉络,并为当代中国社会构成的起...
評分和官方以及右派的书籍,这本书对于毛的评价更接近事实,但是由于作者作为当时的外国观察者,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料的缺少所以本书还是不足。例如对于文革,并不是纯粹的乌托邦思想作祟,建国后的官僚化以及官僚对人民的压制才是主因。同时文革的经济建设在69年后依然迅速,如果作...
有些辛辣,但相當有趣。
评分有些辛辣,但相當有趣。
评分一本很好的,有技術含量的共和國史。此書說明瞭毛主席發動一係列政治運動的原因,在於反官僚主義、追求平等,絕非為瞭個人的權力。他與劉鄧的矛盾,是真正的路綫問題、是政治問題而非權力鬥爭問題。當然,作者作為一名外國學者,不可能掌握太多中國政治的內幕和細節,因此本書可以提供一個宏觀上的,但又頗具啓發意義的視點。作者在最後一章,評價鄧小平時代,尤其是他上位的過程,頗耐人尋味,讀者自己去體會。隻是,將毛主席的思想視為烏托邦主義和民粹主義,似乎可以商榷。
评分和《毛澤東的中國及後毛澤東的中國》有什麼區彆?似乎是兩本書啊。
评分最好的共和國史,沒有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