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分为“日常生活的结构”、“形形色色的交换”和“世界的时间”三卷。分别描述了15至18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粮食、食品、能源、货币、城市等;分析了交易的根据、市场、生产、资本主义组织、社会各统治集团;叙述了先后控制世界经济的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市场及经济特点,最后以英国工业革命结束。
第一次看《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是在近18年前,那时候还在读高中。当时由于学业繁忙也就在学校图书馆内看了一些片段,但是却深深把我吸引住了。 工作后,一直想买三联版的,但却很难寻见。 后来终于被我发现原来台湾人也发行了这版本,而且还是和三联版内容...
评分如何用“概念”而达至“掌握”是一个长久且富争议的问题。概念相对于精神活动或者经验事实,比较能够产生对彰(对扬)关系的,就是一个好的把握。相反的,概念失于浮泛、语焉未详,就是比较差的把握。首先要指出,Braudel使用概念的方式令人印象极为深刻。我们都知道Braudel对...
评分曾经被多次推荐过所谓年鉴派扛鼎之作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但更想全面了解欧洲历史从经济角度的发展,因此一狠心就在618的时候入了三大卷实体书。前前后后啃了3个月,总算是粗略地读完了。 第一册构建了经济世界的背景,所能够交换的商品和生产力水平。第二册构建...
评分曾经被多次推荐过所谓年鉴派扛鼎之作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但更想全面了解欧洲历史从经济角度的发展,因此一狠心就在618的时候入了三大卷实体书。前前后后啃了3个月,总算是粗略地读完了。 第一册构建了经济世界的背景,所能够交换的商品和生产力水平。第二册构建...
评分非常精彩,非常非常非常精彩
评分结构性、现实感的研究思路是很震撼的,然而,读起来真是琐碎到狗带。西方美学史。
评分与其零零碎碎去翻那些后来的新史学,不如扎扎实实读一遍布罗代尔的名作。一个学期,一门课,一字一句,一周两个章节,读完了。收获?你猜!
评分好看!!最后结论部分写到:作者如同我(们)质疑马政经的长年教育下的定论(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般,质疑着资本主义(如资本主义制度是坏处最少的制度),舆论和文化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我会告诉你这本书很经典,读起来很爽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