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作者在北京大學中文係講課時的講稿,上編是簡帛古書的基礎知識,下編是簡帛古書的分類導讀;前一半學生上課聽講時使用,後一半大傢下課看書時使用。作者力求“把道理講清楚,用材料來擺事實”,並融匯學術界齣土文獻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圖打通齣土古書與傳世古書的連接,重新認識並建構起古代知識係統和人們的思想文化心理。
1948年6月12日生於河北邢颱市,從小在北京長大。中學畢業後,曾在山西和內濛插隊7年。1975年底迴到北京。
1977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加金文資料的整理和研究。
1979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係,師從張政烺先生作殷周銅器研究。
1982年畢業,獲曆史學碩士學位。
1982-198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係西隊從事考古發掘。
1983-1985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從事先秦土地製度史的研究。
1985年至現在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現為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
主要從事考古、古文學和古文獻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兵以詐立》、《喪傢駒》、《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孫子古本研究》、《吳孫子發微》、《李零自選集》、《中國方術考》、《中國方術續考》、《郭店楚簡校讀記》、《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等。
十月末了,对最近的读书做一个总结吧。 近日读罢余嘉锡《古书通例》、梁涛白立超编《出土文献与古书的反思》、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柯马丁《秦始皇石刻 早期中国的文本与仪式》、钱存训《书于竹帛 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皆是对古书及古典学...
評分什么是书?一同学博客,是书不?不是。那么《曾国藩家书》何以是?那么《论语》何以是?五经中,有诗集、有文抄、有断烂朝报,《易》也许在某层面是一系统书。书以系统定义乎?以模样定义乎?以版权定义乎?此三定义皆有问题,而皆有启发。 系统不必有。读《老子》《中庸》都不...
評分 評分一日半读完,第一次读李零先生的书,虽说其名头在我这里已经很响很响了。尚佳的入门书,就我而言,即便对于前半部分简帛古书形制特征等各种专业的基础知识提不起来兴趣,后半部分以汉志六类分门别类讲述古书源流也还是很能带给我启发。我的经过不少书磨砺出来的关于先秦诸子共...
評分此书在面上梳理了出土简帛文书类的大致面貌,很有阅读参考价值,只是李零旧学功底不深,对很多学术源流方面的基本情况不甚了了,所以他说关于学术源流方面的话很多是不靠谱的,经不起推敲的,比如他说班志六分法有诗赋略,是因为文学的篇藉太多无法附在六艺略诗类后,所以单独...
一定要讀【簡帛的形製與使用】
评分一定要讀【簡帛的形製與使用】
评分翻閱多遍,很喜歡。
评分當時真有醍醐灌頂之感
评分指點迷津,極便初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