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功秦:
湖南衡阳人,198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交大政治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当代中国转型政治,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与比较。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史等等。
在中国历史上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的二十年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在西方挑战的持续冲击下,在民族危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人开始自觉地通过体制创新来谋求国家富强,此后中国便进入大规模变革的历史时代。
广东人民出版社的2010年版增加了2篇文章下面是第一篇。 再说走向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萧功秦 作者按语:近日来易中天的《品三国》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一些学院派历史学家对此颇为不满,这使我想起当年同样引起社会轰动的电视剧《走向共和》,学...
评分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封建王朝开始,中国的政治体制几乎一成不变。而西方列国在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之后,又依靠科技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历史走到19世纪,在西方列强的持续冲击下,民族危亡,国家危亡。在民族危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人开始自觉地要求...
评分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封建王朝开始,中国的政治体制几乎一成不变。而西方列国在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之后,又依靠科技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历史走到19世纪,在西方列强的持续冲击下,民族危亡,国家危亡。在民族危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人开始自觉地要求...
评分本书清晰的描绘了清王朝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演进过程,详细揭示了激进主义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产生原因及历史影响。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给人一种代入感,读书过程中将自我代入,不自觉地丢弃传统的对清王朝腐朽昏庸无能的评价,深入到王朝自身内部去观察历史发展,...
评分本书清晰的描绘了清王朝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演进过程,详细揭示了激进主义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产生原因及历史影响。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给人一种代入感,读书过程中将自我代入,不自觉地丢弃传统的对清王朝腐朽昏庸无能的评价,深入到王朝自身内部去观察历史发展,...
喻古讽今,中国文人的拿手本事。
评分象极100年前的“交锋”
评分抽空正在读~
评分外部的压力和民族文化属性决定了中国的选择.
评分萧的书大学时读过几本,现在越来越觉得他也很傻逼,保守得跟太监一样,海喜欢拿个高音喇叭喊政改,不傻逼是什么?连重庆模式研讨会都参加了,还不傻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