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们以为再也不会读到这样的作品
——那种濒临灭绝的真正好看又伟大的小说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卫报》公推为“世纪之书”
★十年来唯一登上《时代》封面的作家,被加冕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
★真正伟大的当代文学,正如人们借由狄更斯来了解十九世纪的英国,后人也可以通过《自由》来了解二十一世纪初期的美国。
★《自由》出版前,奥巴马总统急不可待抢先阅读,赞叹“太惊人了”!
★美国传媒女王奥普拉:“一部惊人的大师级杰作!”
★顶级媒体“年度选书”
《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第1名
《时代周刊》“年度小说”第1名
史蒂芬·金“年度十大选书”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选书
《大西洋月刊》“年度图书”
《经济学人》选书
英国《卫报》“年度十大好书”
英国《电讯报》年度小说
英国《泰晤士报》选书
《 自由 》讲述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所经历的梦想与失败。弗兰岑以悲喜交织的手法,戏剧性地刻画了拥有太多自由带给人的诱惑与负担。无论是满怀情感纠结的家庭主妇、坚持当好人的丈夫,还是精神飘荡不定的摇滚歌手,以及叛逆、迷茫的青春期孩子,一个个鲜活而又现实的人物跃然纸上。
弗兰岑着眼于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充满思考和力量的文字,“记录”各个人物在一个肤浅的娱乐世界如何挣扎着去学习生存、找寻意义,体察人类滔天的欲望和无边的痛苦,描绘出一幅格局磅礴的时代画像。
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幸福之外的一切……
乔纳森·弗兰岑,美国著名小说家、随笔作家。以抨击现代传媒、书写普通民众著称,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1959年生于伊利诺伊州,1981年毕业于斯沃思莫学院德文专业。1996年,在《哈泼氏》杂志上发表了长篇随笔《偶尔做做梦》,表达了他对文学现状的担忧,从此受到广泛关注。迄 今为止,出版有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市》(1988)、《强震》(1992)、《纠正》(2001),随笔集《如何孤独》(2002),以及回忆录《不舒适地带:个人史》(2006)。凭借《纠正》获得普利策奖提名和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0年,第四部小说《自由》一面世即引发抢购热潮,迅速登上各大畅销书榜,被评论界誉为“世纪小说”。
不写书评不能点看过,这可真憋死我了…… 《自由》据说是畅销书?拿到的时候主任问我好不好看,我想了一下,说道:“美国的畅销书,应该会比较好读了,要是法国的德国的恐怕我都不敢在完全不了解作者情节等等的情况下买了。” — — 结果是,不怎么好读,没搞懂怎么就畅销了...
评分《2666》这本书因为太过扯淡,看到一半已经杯扔在一边了。悲催的是这书还是我花了正版的价钱在天猫买的,我想,一个小说家怎么能把小说写成这样——卡夫卡的小说我都能记住他的主人公基本叫k,王小波的小说主人公基本叫王二,2666的主人公我不知道叫什么——他真是该死,还好...
评分在这本厚达六百页的书的腰封上,印着作者的一段话:“我唯一不会谈论的问题便是自由......”但对读者来说,要看出作者为什么把此书命名为“自由”并不是件难事,相反,可以说是显而易见。书中的人物形形色色,但几乎都与“自由”这个抽象的概念分不开来。 帕蒂,这...
评分贯穿始终的一个问题是,这本书为什么叫自由?我不知道,比起能写几千字严肃书评的人,我也算不上是什么有特别的文学艺术鉴赏力的人。可能是最近自己一个人,所以脑袋运转的也勤快了起来。所以还是有一些模糊的未成形的想法,对于本书的解读未必是正确的,但是对于自己的启示而...
评分by周鸣之 从美国著名作家弗兰岑的小说《自由》中读到关于后9·11时代美国家庭、社会与政治的段落时,颇有些怪异的感觉。一来出于某种众所周知的偏见,600多页的大部头小说,加之以细致的现实主义笔墨刻画当代事件,不免生出今夕何夕的错觉(弗兰岑也以此非同一般的雄心被冠...
有点胸闷的阅读体验,只有最后的一个篇幅,是主人公走向幸福与平衡的,呼出一口气。他们经历了家庭的冷漠,与兄弟姐妹的竞争,社会的强势与欺凌,走向卑微与懦弱的自己,对方的背叛,与至交的出轨,亲人的离世,漫长的等待,终究是找到了平衡,一开始所有的残缺与畸形,挣扎与伤害都更像是为了修炼那最后的自由,而要跳过的跨栏。自由最终是什么...不是想有什么便得到,而是一条路,你想过无数甚至100种走发,可你终究发现了最安心的方式,那99种尝试瞬间变的滑稽起来,但是自由是,你永远不会再贪图那99种,因为他们会让你失去许多,太多得到就是一种失去,自由也许就是知晓所有后,依然守候的温暖的选择,看完这书,我是这么理解的
评分情节有点失真
评分简短不了
评分读了一个多月才读完。好长。看完之后在床上躺了一个多小时都没说话。这的确是一本非常非常非常棒的小说。
评分有点胸闷的阅读体验,只有最后的一个篇幅,是主人公走向幸福与平衡的,呼出一口气。他们经历了家庭的冷漠,与兄弟姐妹的竞争,社会的强势与欺凌,走向卑微与懦弱的自己,对方的背叛,与至交的出轨,亲人的离世,漫长的等待,终究是找到了平衡,一开始所有的残缺与畸形,挣扎与伤害都更像是为了修炼那最后的自由,而要跳过的跨栏。自由最终是什么...不是想有什么便得到,而是一条路,你想过无数甚至100种走发,可你终究发现了最安心的方式,那99种尝试瞬间变的滑稽起来,但是自由是,你永远不会再贪图那99种,因为他们会让你失去许多,太多得到就是一种失去,自由也许就是知晓所有后,依然守候的温暖的选择,看完这书,我是这么理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