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主自由的定义,当也有百家说法,绝非仅是两家。可否也一句白话以蔽之曰:能让百姓说真话,也就实现民主自由了,也就反而能够真正地国泰民安了。
书中从雍正王朝时的吕留良谈起,详细地介绍了清王朝统治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笔祸案。
同时透过各个事件,阐述与之相关的情由与特点。
由《笔祸史谈丛》想到《古春风楼琐记》 今天读“大家小书”系列之《笔祸史谈丛》。黄宗江的序里,开篇一段“自述”可谓一语双关: 欣悉老友黄裳旧作《笔祸史谈丛》即将新刊。黄裳最擅旧书新读、旧戏新谈、旧史新论;这是因为他最善于掌握这旧与新的关系,也就是历史与现实的关...
评分“文字狱”之说,以清代的“明史案”“南山集案”“吕留良案”等几起最为知名,其他还有“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维民所止”等案件。所有的文字狱,因文字而起,最终导致的却是人头落地、禁书四起。今天的读者多以为文字狱属于清代特有——甚至在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黄裳...
评分出差长沙,本来为了公事,没想到转到书店一眼就看见了这本书。 我这个人看书杂,尤其喜欢看旧时事情,最爱这种零星半语的杂论。 本来买来准备飞机上看,无奈直到回到欧洲才有时间翻开阅读,刚好填补了我倒时差的空闲时间。 可能是我刚从国内回来,脑子里对于一些中西的区别...
评分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是一套“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篇幅短,开本小,可随时随处阅读,但分量很足;放在办公室里,没时间读“大书”时,便翻翻这“小书”,有常读常新之感。 昨天于秋雨中读黄裳先生《笔祸史谈丛》,说的是有清一代文字狱的事儿。粗粗读之一过,感慨颇...
评分本身就是本小薄书,随便说几句罢。 1,中国民间因为辫子戏影响,康雍乾三帝里向来以为康熙是圣君,却不好接近;雍正是暴君,和年羹尧纠缠不清,最后又被吕四娘砍了脑袋,同样不好接近;乾隆是个风流皇帝,下江南美女为伴,和珅晓岚伺候两边,想来是好说话的幽默人。可惜史学家...
如果乾隆的兴大狱,搜禁书,也算得上一种“文化革命”,但比起二百年后那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来,可真是相形见绌,天差地远了。乾隆不敢也不能发动群众,依靠的只是一群奴才,即使是得力的奴才,也到底办不成如此伟大的“事业”。乾隆也长于抄家,但却不能不局限在被他抓住把柄的对象身上,没有普遍推行的气魄。这都是他的“局限性”。不过他到底是“前辈”,曾经做出过“光辉的榜样”的,因此今天无论如何也不该忘记这位“先行者”。
评分这书里若干案例让我觉得:有利益驱使,或有机会报私仇时,人类的联想攀附能力,可以多么无边无际啊。所以管事的人脑洞越大,下头的人越是沉寂:反正思考其他可能性是会招致惩罚的,还不如不说话。
评分基本论述清朝的文字狱,可满清的文祸确实最烈,民族精神由此被泯灭。
评分可歌可泣的黃老頭。
评分如芒在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