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增补本)》收录浦江清先生1928-1949年间的全部日记,为存原貌起见,未加删削窜改。从中既可看到一位现代学者真实的生活、感情记录与教学、研究工作,又能时见陈寅格、吴宓、钱穆、朱自清、冯友兰等学人的言行风神,对理解或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史,尤其是清华与西南联大的校园文化,颇多史料价值。其中“西行日记”提供了一位文弱学者不顾关山阻隔,置生命安危于不顾,历尽磨难,千里迢迢地自上海投奔昆明,赴任西南联大教学岗位的坎坷经历,显示出现代知识分子坚毅、执著、爱国的感人精神。
之前听说可读性很好, 特别从图书馆借来看. 饶是我对那段时间的历史颇有兴趣, 也很是常常感到自己只是在"硬读" 这本书.
评分个人很喜欢这一类琐碎支离的日记。 早期、晚期都在清华,中间有一段赴意大利、法国游览的行记,另外加上奔赴西南联大任职途中的《西行日记》,记录断断续续,不太容易有完整印象,但记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异常清晰,随手勾勒人物简直活灵活现。比如说哲学家沈有鼎穿着...
评分个人很喜欢这一类琐碎支离的日记。 早期、晚期都在清华,中间有一段赴意大利、法国游览的行记,另外加上奔赴西南联大任职途中的《西行日记》,记录断断续续,不太容易有完整印象,但记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异常清晰,随手勾勒人物简直活灵活现。比如说哲学家沈有鼎穿着...
评分之前听说可读性很好, 特别从图书馆借来看. 饶是我对那段时间的历史颇有兴趣, 也很是常常感到自己只是在"硬读" 这本书.
评分个人很喜欢这一类琐碎支离的日记。 早期、晚期都在清华,中间有一段赴意大利、法国游览的行记,另外加上奔赴西南联大任职途中的《西行日记》,记录断断续续,不太容易有完整印象,但记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异常清晰,随手勾勒人物简直活灵活现。比如说哲学家沈有鼎穿着...
史料价值比较大。
评分那個時期的知識分子也是看碟,寫作
评分前面半本文言太多,以及太像流水账了。之后西行尤其是会北京才开始吸引人。风骨种种,距离我们已经太遥远。
评分草草读过,稍能看到当时昆曲演出情况。
评分内容清汤寡水,大部分是琐事。只有几个片段,情节太不连贯,经常在关键处忽然中断,如何发展出学术兴趣如何结了婚这些都看不出来。基本是浅近文言,偶尔冒出几句白话,显得很扎眼。从上海到昆明走了一百七十天,车票紧张。能看出这人对吃住都挺讲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