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

双城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英] 查尔斯·狄更斯
出品人:
页数:406
译者:石永礼
出版时间:2002-1-1
价格:1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35977
丛书系列:大学生必读
图书标签:
  • 英国文学
  • 小说
  • 狄更斯
  • 狄更斯
  • 外国文学
  • 英国
  • 维多利亚时期
  • 查尔斯狄更斯
  • 双城记
  • 经典小说
  • 历史小说
  • 英国文学
  • 社会批判
  • 19世纪
  • 伦敦
  • 巴黎
  • 爱情
  • 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先生的长篇小说《双城记》。

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可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收藏。

作者简介

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目录信息

初版序
第一部 起死回生
第一章 时代
第二章 邮车
第三章 夜的阴影
第四章 准备
第五章 酒店
第六章 鞋匠
第二部 金线
第一章 五年后
第二章 一场好戏
第三章 失望
第四章 祝贺
第五章 豺狗
……
第三部 一场风暴的历程
第一章 秘密处置
第二章 磨刀石
第三章 阴影
第四章 岿然不动
第五章 锯木工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生于1812年,卒于1870年。《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发表于1859年,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双城记》在问世之甫即遭到种种奚落。有传闻说狄更斯在阅读《星期六评论》上对《双城记》的抨击之后,竟然昏迷不醒,卧病数月。...  

评分

我只想聊聊Carton,他是整部小说我唯一深爱的人物。当然,相信还有很多其他有自虐倾向、自卑情结、柏拉图情结的读者爱他。 狄更斯本人一定也偏爱他,所以对他的描写才费尽心机。《双城记》的人物性格大多比较单纯,从出场那一刻就一目了然:露西是温柔贤良的;曼内特医生是沧...  

评分

尽管摆脱不了古典小说的大段说教,也无法避免英伦式的亲密又略显疏离的对话,没有现代小说繁杂的叙事手法,小说仍旧靠单纯讲故事取胜。 恩怨情仇,故事很简单。亚历山大•曼奈德医生囚于巴士底狱中十七年,出狱之后,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徘徊,幸而在女儿露西照顾关爱之下得以开...  

评分

这本书中描写了很多种不同的爱,有正直的曼內特医生为了正义与恶势力做斗争,甚至牺牲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和家庭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私的爱;再如作为慈爱的父亲,曼內特医生为了女儿的幸福,原谅了自己仇人的儿子并接纳他为亲人时所流露出来的宽容的爱;在如年轻的律师为了自己...  

评分

这本书中描写了很多种不同的爱,有正直的曼內特医生为了正义与恶势力做斗争,甚至牺牲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和家庭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私的爱;再如作为慈爱的父亲,曼內特医生为了女儿的幸福,原谅了自己仇人的儿子并接纳他为亲人时所流露出来的宽容的爱;在如年轻的律师为了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爱死了!

评分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评分

越读越精彩,也许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不会那么轻易地加入革命的浪潮,所谓革命,是要实实在在革掉他人的生命以换取所谓的进步,但人类的前进必须通过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倾灭才能实现吗?这些思考放在现在也很有意义。小说稳定有序,不失机警的幽默,浓重的语调,并不像它的开头那么絮叨。

评分

超好看!第一本熬夜看完的书。小学四年级的美好回忆啊。

评分

最近看了些跟中世纪之后蓬勃发展的欧洲相关的书,法国大革命总是绕不过去的一环。狄更斯仍是那个笔工宏伟的狄更斯,伦敦却不再伦敦,巴黎更不复巴黎。相比之下伦敦的冷漠、狡诈、极尽提防还算是温和的了,巴黎却成了人间地狱。我很喜欢这本书从大革命后期切入的写法,无疑这是保险的明智的,人心丧乱,群魔狂舞的巴黎,在这个时候彻底露出獠牙,被剥削残害的贫民,日久扭曲成杀人机器,也是情有可原。但这些并不代表他们的行为本身,不是罪孽,虽然思想成为革命上层强有力的武器,如果伏尔泰在世,恐怕也是不容许这种革命的。“如果一切法律、规矩、仪式,先前没有被穷凶极恶地滥用,导致革命的自杀性的报复,把这一切完全废弃,那么,本来不会发生这种革命。”从45页、156页到346页,我为露西而哭,为卡顿而哭,为人间挚情而哭,唯有自我牺牲,能拯救世界。缺点也不是没有的,因为要支持宏大叙事的初衷,又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每个人物都充盈起来,要平均用力,是很难的,因而这本书里的人物通常是比较单一化的,忠奸一出场便已定下,言行上少有矛盾和转变,几十年始终如一,特征是鲜明的,但未免也脸谱化了,相比之下在卡顿身上的着墨颇费巧思,因而我也就最爱这个人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