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
这部作品原题名是Great 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笔遗产,中国把它译成“远大前程”。这个译名给读者一种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远大前程的。而事实上,这个“远大前程”是带讽刺意义的,应该说这部作品的主题决非仅仅是写孤儿皮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如果这样理解,就领会错了狄更斯创作这部作品的意义。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1870年),英国小说家,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 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考坡菲》(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这两年养成阅读习惯,几本书同时读,精力容易集中时就看诗歌诗论,还有哲学历史之类,倦了时便拿起有情节的小说散文。最近读的小说是狄更斯的名着《远大前程》,以前看过电影的小人书,没有看过原着。 自从开始学写诗歌,看小说也与以前侧重不同,故事的精彩、情节的...
评分 评分狄更斯的这部经典小说很有魅力,既风趣幽默又寓意深刻,好看易读而又令人感概良多,就如品了一杯好酒,历久弥香,回味无穷。书名为远大前程,实际却是一场真实发生而又破灭的幻梦,是主人公皮普的一场华丽旅程,从雾气弥漫、沼泽遍地的英国乡村质朴生活到繁华都市伦敦的...
评分终于把狄更斯老爷子这本书读完了。读的过程很艰难,尤其在网上看过一句话说,如果你觉得读不下去的书,就扔掉,换别的书读。我也一度想放弃,但我总觉得这样对不起狄更斯老爷子,我也想知道过程有时晦涩一些,那结局究竟会哪样?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能读下去,我有个不太好...
评分最后一章,皮普和艾斯黛拉重逢在废墟般的庄园里。 她老了很多,但是依然很美。 “我想我们可以做好朋友是吧?” 于是两个人牵着手走向落日余晖。 据说狄更斯本来给这本书写了两个结局,另一个结局是皮普知道自己再也得不到艾斯黛拉的心了,艾斯黛拉嫁给了一个医生,颇有老大嫁...
喜欢,但说真的,大英帝国总人口是多少,十个吗。
评分少年时救的逃犯,成为日后神秘的恩人。每个人都觉得他会有一个“远大前程”,但富贵一场空,唯有种下善良和慷慨,才能收获自己的“远大前程”。书本的道德劝诫的意味很重,颇有“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的感觉。而谋篇布局方面,还是延续了狄更斯的传统,不出现任何一个与主题无关的人或者事情,情节安排的非常巧妙,不愧是大师。但相较而言,我更喜欢他的《双城记》,非常有历史的恢宏感。
评分狄更斯的可贵之处在于作品所彰显出的强大的人格力量,糟糕之处在于故事的关键之处却总是由巧合来支撑的。跟哈代比,距离不小。
评分有机会我会再读一次,即时当时也是断断续续读完的,我仍然不是很能够平静的阅读悲剧,或许听有声版是个不错的选择。
评分最后,在从上海飞往广州的飞机“轰”一声着地的时候,我恰恰好随着那阵颠簸看完了最后一页。而后我发现今天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早晨同美女brunch,下午独自赶飞机,还是夜晚回这个遥远的家,看起来完全不一样,却又有完全一样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