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收入的两本书是我在家庭社会学领域的一点探索心得。《生育与村落文化》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书以我国南方与北方各一个村庄中所搜集到的资料为依据,比较了生活在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们在生育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并探讨了这种差异所具备的理论上的意义。
《一爷之孙》是通过对北京一个大家庭(六代百余人漂自同一位祖先)的研究资料写作而成的。书里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家庭的人际关系及其模式变迁。由于这项研究采用的是深入访谈的方法,当然就得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对于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社会学研究要“出故事”的教诲,我始终念念不忘,并且引以为研究的真谛和乐趣之所在。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
1952年2月生于北京。主要著(译)作有:《同性恋亚文化》、《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中国女性的性与爱》、《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等。李银河研究员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并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一本不错的书。虽然数据有点远,但是在现阶段来看有些结论还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我们骨子里对于传宗接代的执拗有时候让人无法理解。记得有次和某位受教育程度还比较高且为公职人员(干部)的人聊天,他就在感叹当初为了公职,只有一个女儿而没有多生一个。最近修家谱,...
评分写的很真实,现在中国的村落还真像书里写的一样,经过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变化,中国人的观念被厚重的伦理所压迫的已经成了习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幻醒当代人。
评分 评分读后记大约有两种方式,一是偏向描述读书前后的所见所想,二是着重从书中内容入手引经据典加以佐证或反驳。想必没有系统学习过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自己多半只能从前者入手,记录下阅读此书的种种心理变化。 在市立图书馆中很偶然地遇见了这本书——自然不是在寻找此书...
评分写的很真实,现在中国的村落还真像书里写的一样,经过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变化,中国人的观念被厚重的伦理所压迫的已经成了习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幻醒当代人。
村文化~
评分赶紧把这些书清了吧,都没时间看专业书了啊啊啊啊啊啊....
评分90年代初的研究已然洞见:传统文化强制性在弱化,少生育和不生育才是符合女性自然选择的。
评分90年代初的研究已然洞见:传统文化强制性在弱化,少生育和不生育才是符合女性自然选择的。
评分研究呈现的内容有些过时,比如很多调查是80-90年代做的。但你会惊奇的发现,很多结论又没有过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