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回忆录 爱伦堡 苏联 传记 历史 俄罗斯 外国文学 人·岁月·生活
发表于2025-01-22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60年,苏联《新世界》杂志开始连载爱伦堡的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不久,这部作品便在苏联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论,成为苏联“解冻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七八十年代,其节译本在我国国内被列为高层阅读的内参资料,流入民间后被圈内人士私下传阅,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作家。1910年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战地记者。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工作。
1921年后以记者身份去德、法、比等国。在国外十多年中,写了众多作品。
30年代回国后,在卫国战争中任军报《红星报》战地记者。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和《九级浪》等。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在苏联文艺界引起巨大震动。后用五年时间写成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于1960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苏联及西方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议。此书被誉为苏联 “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絮絮叨叨有什么意思。其实不太喜欢看文人写自传回忆录这种,大多数都美化过,回忆有光环。我想看荆棘,你却写康庄大道,跟我有关系吗?
评分经典著作
评分P3 如今时代宛若一辆高速汽车,对汽车不能大喝一声:‘停下,我要仔细看看你!’只能谈谈它的前灯一闪而过的亮光。只能不知不觉地落在它的车轮底下——这倒也是一条出路。我的许多同龄人都陷在时代的车轮下了。我所以能幸免,并非由于我比较坚强,或是较有远见,而是因为常有这种时候:人的命运并不像按照棋路下的一局象棋,而是像抽彩;P5 记忆力像是汽车的前灯,在黑夜里,它们忽而照亮一棵树,忽而照亮一个岗棚,忽而又照亮了一个人。人们,特别是作家们,在他们合乎逻辑地、详尽地叙述自己生平的时候,经常用臆度揣测来填补空白,使人难以辨别,他的真实回忆在哪儿结束,虚构的小说又从哪儿开始。
评分最近重读时才发现这套书是野夫策划的。
评分红色封皮的老版本
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几年前在国内一位摄影家的书中,当时对书名有种很特别的感觉。后来在北岛、黄永玉等人的文章中不断的看到它,感觉这是一本在艺术圈中很流行也很被推崇的书,随之也就产生了想看的冲动。今年终于买到了它,一读之下果然不同凡响。 这本书是前苏联作家爱伦...
评分这是我最喜欢的回忆录。也是我最爱的书之一。 为什么喜欢它?其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喜欢看回忆录。其二,作者的生活太与众不同了。其三,这是一部艺术的人与事件的回忆,这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 作者的生平从沙俄时开始,直接横贯了两次大战以及“冷战”岁月。从空间...
评分记住的勇气---《人•岁月•生活》爱伦堡回忆录小感 爱伦堡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是陌生的,而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则是刻骨铭心的——牛棚里、残垣边、油灯下,多少人在抄写传阅他的回忆录。在那片灰暗的年代里,他的回忆录成了唯一带彩的...
评分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几年前在国内一位摄影家的书中,当时对书名有种很特别的感觉。后来在北岛、黄永玉等人的文章中不断的看到它,感觉这是一本在艺术圈中很流行也很被推崇的书,随之也就产生了想看的冲动。今年终于买到了它,一读之下果然不同凡响。 这本书是前苏联作家爱伦...
评分爱伦堡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是陌生的,而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则是刻骨铭心的——牛棚里、残垣边、油灯下,多少人在抄写传阅。在那片灰暗的年代里,这本书成了唯一带彩的颜色。发生在苏联铁幕里的人和事,似乎同样发生在当时的知识分子身上。 爱伦堡是幸运的,他走出了铁...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