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出品人:
页数:218
译者:黄嘉德
出版时间:2006-12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3282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林语堂
  • 老子
  • 哲学
  • 老子的智慧
  • 道家
  • 国学
  • 老子的哲学
  • 文化
  • 老子
  • 道家
  • 哲学
  • 智慧
  • 人生
  • 修身
  • 养生
  • 经典
  • 中国哲学
  • 道德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世间不管什么大师或是名家,他们的“经典”、 “杰作”,终究是一家之言。

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就成了国内享誉盛名的幽默大师。在1936年告别上海文坛以后,他在海外专事英文写作,介绍中国文化。曾出版过英文著作三四十种,每一部作品通常都有七八种版本, 《生活的艺术》最为畅销,在美国就出40版之多。美国文化界把林语堂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1975年,在国际笔会第41届大会上,他当选为总会副会长,并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确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

面对这样一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大师和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作家,面对他著作等身、众见不—的洋洋作品,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和吸收他作品中的智慧和养分呢?

大师者,从人到文,有其可观之“大”,也有难以求全责备之“小”。在中国的国门越开越大之际,读读林语堂的作品,看看他走过的道路,对于当今我们更多地了解世界和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肯定是大有益处的。对大师的东西,我们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取真之“大”,弃真之“孙”,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搞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价“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巩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目录信息

目录
绪论
序文
第一篇道之德
第一章论常道
第二章相对论
第三章无为而治
第四章道之德
第五章天地
第六章谷神
第二篇道之训
第七章无私
第八章水
第九章自满的危险
第十章抱一
第十一章“无”的用处
第十二章感官
第十三章荣辱
第三篇
第十四章太初之道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
第十六章知常道
第十七章太上
第十八章道废
第十九章知所属
第二十章天与我
第二十一章道的显现
第二十二章争之无益
第二十三章同于道
第二十四章余食赘行
第二十五章四大法
第四篇
第二十六章轻与重
第二十七章袭明
第二十八章守其雌
第二十九章戒干涉
第三十章戒用兵
第三十一章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道似海
第三十三章自知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滥
第三十五章道之平
第三十六章生命的步骤
第三十七章天下自定
第三十八章堕落
第三十九章全道
第四十章反的原则
第五篇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一章道家的特性
第四十二章强梁者
第四十三章至柔
第四十四章知足
第四十五章清正
第四十六章走马
第四十七章求知
第四十八章以无为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民心
第五十章养生
第五十一章玄德
第五十二袭常道
第五十三章盗夸
第五十四章身与邦
第五十五章赤子之德
第五十六章无荣辱
第六篇政治论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在那个时期,能写出此种文章,确实堪称圣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所以书中的很多观点在现代看来不适应,但是掩盖不了老子的伟大。 书中的辩论方式,和我们现在何其相似,最终都是以羞愧告终! 我是极其不喜欢这种桥段。如果任何事情都...  

评分

三月底与几位友人一同到丽江小住数日,期间几次围炉夜话有一段在探讨投资中的道与术,有所得有所思。时间过去快一个月,趁着还未完全遗忘,把一些有共鸣的整理记录下来,或许多年后能值得回看也未可知。 一、投资的三重境界——无为为有为 ...  

评分

充满智慧的佳句: 譬如说,有臧和谷两个人去牧羊,他们都失掉了羊群。问臧怎么丢了羊的?他说是在读书。问谷怎么丢到羊的?他说因为赌博。两个人失去羊的原因不同,而其结果却是相同的。 人莫不因外物而改变了自己的本性:小人为利牺牲,读书人为名牺牲,官吏为家牺牲,圣人则为...  

评分

作者将老子和庄子的结合起来讲,将相似的思想放在一起,让读者对比阅读,这样从庄子来探究老子,从老子来理解庄子。融汇贯通,更深地理解道家思想。 常言用道家养生,用儒家入仕。道家思想确实可以让人心平气和,心胸开阔。但是,道家的崇尚本性,愚民等的思想在这样一个现代社...  

评分

作者将老子和庄子的结合起来讲,将相似的思想放在一起,让读者对比阅读,这样从庄子来探究老子,从老子来理解庄子。融汇贯通,更深地理解道家思想。 常言用道家养生,用儒家入仕。道家思想确实可以让人心平气和,心胸开阔。但是,道家的崇尚本性,愚民等的思想在这样一个现代社...  

用户评价

评分

依然是林先生不狹隘的哲學觀

评分

除却了文字的晦涩,读起来轻松自然,又充满启迪。如果看过于丹讲的老子,其实不难发现基本观点都来自于这本书。

评分

常读常新,人生有时需要一点哲学,

评分

2011-05-14;所有的解读是不是都有些牵强附会啊。

评分

因为要写书稿的缘故,重读了林语堂的这本书。记得十多年前在大学读过,因为当时决定要读完林语堂的所有书,所以就连带看了这一本,甚至还不知道老子还是自己老乡。可能因为年轻,现在几乎完全记不清当时读到了什么。一开始觉得挺失败,感觉白读了。后来一想,其实不然。就像十年前你可能完全不记得当时吃了什么,但那些食物却滋养过你的身体,早已化成你的血肉,才成就了今天的你。书也是如此,重要的是一直在读,就像饭一直要吃。就像老子,后来在广东考研时每天早晨坚持背一节,先后过了两遍。读研时还去邻县的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拜访过。可能这些都与早年林语堂的这本书有关。回到这本书,现在读来依然惊喜不断。他竟然用庄子的文本解读老子的言论,老子五千言,言简意丰,比较玄妙。庄子七万言,善讲故事,生动活泼。两者结合,彼此映照,别出心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