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苹果日报》社长。他的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出版文集《双城杂笔》《这一代的事》等三十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景泰蓝之夜》是作者谈文玩、以及人物交往的随笔,作者与沈尹默、张充和、沈从文、台静农、朱家溍、王世襄……那些风华绝代的人们的交往,那典雅无比的乾隆掐丝珐琅套盒,那娟秀的小楷,那淡雅的墨梅,那细致的工尺谱,那余香袅袅的香炉,无不充满意趣和韵味。包括《墨梅枝谭》、《芦塘鸳鸯》、《黄溶书扇小注》、《毛姆书录与藏画》、《盖斯凯尔夫人》、《沉香钩沉》、《沈尹默蜀中小品》、《吉庆栈遗闻》、《沈尹默的小手卷》等。
周末来回成渝之间,在火车跋涉山水之时,我就读了一大半。这几日临睡前又轻松阅读此书,真是如沐春风。我一直爱董桥文字的雅趣、闲淡,那种文人之风,如蹈足于山林之中,优游于高士之间,令人向往之。本书谈掌故,玩古董,忆故人,有晋人世说新语之意,又有晚明小品之美。如陈...
评分最爱读掌故风物类的文章,此类文字非老文人执笔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越发变为吉光片羽之属。老文人写旧风物,曾经的岁月积淀、欲说还休,都被他们羽化成了烟花烂漫的诗。董桥先生乃此中里手。 布衣论坛上有这么一句话:买鞋要牛筋底,买董书要牛津版,此话不为过。董...
评分最近网上常在谈董桥,是否读董桥,是否不读董桥。于是勾起往昔对董桥的热爱。 彼时还在学校读书,学校靠近市图书馆,常去那里借阅董桥,夏日午后吃完饭,躺在架子床上翻阅,旁边小风扇徐徐微风袭来,虽没有空调的凉爽,倒也不热。看他老人家介绍一个个民国时代风云人物与他的...
评分读着董桥的散文,在秋天醒来 在这样一个时光近乎凝滞的秋天,收获了董桥。 历经今夏的炎酷,不断调整与纠正,不断反思与否定,心绪愈来愈淡然,不再为些许不如意而心起波澜。似乎每个夏秋之交都是一段低潮,但当看淡云卷云舒,便可不必再为琐屑牵...
评分最爱读掌故风物类的文章,此类文字非老文人执笔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越发变为吉光片羽之属。老文人写旧风物,曾经的岁月积淀、欲说还休,都被他们羽化成了烟花烂漫的诗。董桥先生乃此中里手。 布衣论坛上有这么一句话:买鞋要牛筋底,买董书要牛津版,此话不为过。董...
休憩52nd,此卷大率绕文玩手迹而写,颇有看头,除第一篇俗腻令人生厌。沈尹默沈从文手卷两篇读来喜出望外,几阙词美不胜收。“离骚心事远游身,西江何限水,南北几多尘”;“桃花惯作新装束,竟惹游人目”;还有最喜一句“石林茅屋有湾畦,与子平分风月复何疑”
评分印象最深的一篇是《毛姆书录与藏画》,海关关长看了毛姆的护照隐约认出了他,“好极了,《飘》是你写的,对吗?”#求毛姆的心理阴影面积是多大?哈哈哈
评分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可可
评分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可可
评分休憩52nd,此卷大率绕文玩手迹而写,颇有看头,除第一篇俗腻令人生厌。沈尹默沈从文手卷两篇读来喜出望外,几阙词美不胜收。“离骚心事远游身,西江何限水,南北几多尘”;“桃花惯作新装束,竟惹游人目”;还有最喜一句“石林茅屋有湾畦,与子平分风月复何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