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1942年生,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又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曾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明报》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主任,《明报月刊》总编辑,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现任报社社长。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成都、沈阳出版文集十多种。
著作名称:《没有童谣的年代》《保住那一发青山》《这一代的事》《回家的感觉更好》《伦敦的夏天等你来》《从前》《小风景》《白描》《甲申年纪事》《记忆的脚注》《故事》《今朝风日好》《绝色》《青玉案》《记得》等。
在《记忆的脚注》中,文坛往事、艺苑轶闻、文人雅兴、学者风范,董先生笔下的人、追忆的事,经他的妙笔一描画,一点染,无不散发着迷人的风致。文字精纯圆熟。在当下这个又新又冷的时代,作者甘愿当一个向后看的“文化遗民”,充溢笔端的旧人旧事旧文旧书旧字画旧掌故旧风物,展示着董先生的文化情怀。
久仰董桥的大名,知道其文字复古而清丽,透过他的文字能够感受逝去的那个时代,这姑且称之为董桥的话语体系。真正拜读董桥的作品实在去年,记得完成了很多事情后突然变得很闲,在即将要离开的图书馆里漫步突然发现了董桥的作品,还记得那是《今朝风日好》,封面纯净而俭朴,十...
评分跟随作者的记忆体味各种文艺才情,受益匪浅。 1.在那个说谎的时代里,平庸才是活着的脊梁。 2.我不相信千夫万夫千遍万遍的打倒之声真的可以打倒台上站着的人;我相信只有幕后的当权者可以打倒幕前的当权者。 3.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
评分 评分董桥的脚注 话说那日与笑我兄闲话,偶尔言及忍痛买港版董桥文集事,我兄笑道:“我有一友,说董先生的文章很像一支总也涨不上去的股票。”这话大概是说他的文字少变化,气魄,格局都不够大,始终迈不进一流大家的堂庑中去。言外之意,当然是这只是一位写得又多又快的专栏作家罢...
评分跟随作者的记忆体味各种文艺才情,受益匪浅。 1.在那个说谎的时代里,平庸才是活着的脊梁。 2.我不相信千夫万夫千遍万遍的打倒之声真的可以打倒台上站着的人;我相信只有幕后的当权者可以打倒幕前的当权者。 3.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
我甚喜欢他每篇的标题,觉得很美,看上去像一个谜。
评分《百老汇熄灯送别米勒》《写给徐国能的新书》两篇,算是没“净身”利索的。
评分里面有一篇讲述周作人先生在文革的悲惨遭遇,看得痛入心骨。“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大陆,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评分【2014.2.1~2.9】
评分嗯这一版本已经收全一套,ps想起不炫耀会死星人杨同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