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洛津

行过洛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施叔青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40091
丛书系列:台湾三部曲
图书标签:
  • 施叔青
  • 台湾三部曲
  • 台湾
  • 小说
  • 台湾文学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台灣
  • 台湾文学作品
  • 洛津
  • 旅行
  • 历史
  • 文化
  • 散文
  • 地理
  • 人文
  • 纪实
  • 探索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施叔青“台湾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的场域定在台湾的洛津,即今天的鹿港。小说写作的对象是洛津的移民社会。

小说用“搭积木的方式”,齐头并进地讲述了发生在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多个故事。其中,以泉州七子戏班旦角月小桂——后来称为鼓师的许情的生平遭际为故事主线,描写许情三次搭船到台湾洛津,见证了以海港起家的洛津五十年兴衰,生动地触及到台湾传统与现代、归属和转化等问题。

在小说中,作者施叔青爬梳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细腻地描画出洛津的世情和风貌,如工笔细描。大段涉及人类学民俗学的讲述穿插在小说中,这也是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相对于情节来说,作者更在乎场景的描摹与再现,力求从无数情景的碎片中勾连出洛津的繁华与消损,试图重新调整台湾的历史叙述。作者为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发声,把历史背后微不足道的庶民形象、女性形象推到前台,而台湾史上著名的朱一贵和林爽文事件等,只作为小说遥远的背景。无论是假男为女的优伶月小桂、玉芙蓉,艺伎珍珠点、阿婠,还是洛津商家乌秋、豪门郊商石烟城、官僚朱仕光,都像是一幕幕走马灯的图案,在洛津的兴衰史上作为点缀,一闪而过。他们真实的伤恸,在历史巨幕下显得那么虚弱,化为长短不一的几声呻吟与叹息,抑或是《荔镜记》陈三五娘的吟唱。作者掌控文字的能力令人叹赏,小说通篇“哀而不伤”的境界,具有极强的历史感,带给读者阅读的享受。

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被评价为其创作高峰,没想到定居曼哈顿的她,又开始创作“台湾三部曲”,为故乡台湾立传。“台湾三部曲”从清领时期一直写到“二二八”事件,被称为台湾的“大河小说”。南方朔认为施叔青“几乎是全台湾作家里惟一有条件和能力去碰触”台湾史的人,她就出身鹿港(过去称洛津)望族,又长期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迁移旅行,加上磅礴运思和精彩细描的功力,这些都成为她这次书写台湾史的保证。他甚至认为“香港三部曲”是“台湾三部曲”的热身之作。白先勇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也表示,施叔青“很厉害”,她写了两部大的作品:香港三部曲和台湾三部曲。

作者简介

施叔青,台湾鹿港人,纽约市立大学戏剧硕士。十七岁时以处女作《壁虎》登上文坛,写作之余从事京剧、歌仔戏研究,曾任教于政大及淡江。一九七七年赴香港任职香港艺术中心亚洲节目部策划主任,曾任东华大学驻校作家。著有《愫细怨》、《维多利亚俱乐部》、香港三部曲(《她名叫蝴蝶》、《遍山洋紫荆》、《寂寞云园》)、《微醺彩妆》、《枯木开花》、《两个芙烈达•卡罗》、台湾三部曲(《行过洛津》、《风前尘埃》、《三世人》)等。作品有英、日、法文译本。

目录信息

卷一 行过洛津
1.劝君切莫过台湾
2.转眼繁华等水泡
3.一开始,他看上的是玉芙蓉
4.妈祖宫前锣鼓闹
卷二 小步花砖面
5.洛津无城门可守
6.杨柳活着抽陀螺,杨柳青着放风筝
7.总铺师的那套家伙
卷三 改编《荔镜记》
8.浊水溪的神话
9.有人竖旗造反
10. 洁本《荔镜记》
11.珍珠点脚一小块,嘴唇乌沉沉
卷四 招魂
12.那的唤做甚傀儡?
13.弦仔师蔡寻
14.十五抛球,十六踏火
15.施辉为自己招魂
卷五 声色一场
16.宜春留伞
17.桐油笼装桐油
18.搁浅的戎克船
卷六 鸟踏
19.心肝跋碎魂飘渺
20.妙音阿婠
21.有关万合行败落的传说
22.夜宴
卷七 此情谁得知
23.月斜三更相 ?走
24.谁知一径深如许
25.追容
26.歌哭的老歌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以《行過洛津》為起步,故事背景是清代的台灣鹿港,以廣闊一點的時間觀去看,那是殖民前的時期。縱觀故事交錯的時間與人物,牽涉到由市井到官府的身份與層面,展示錯綜複雜的人物浮生,但小說的主角始終是洛津這個地方,人物只是俐落地凸顯地方的文化、風土...  

评分

近几年港台文学大行其道,太平洋的风吹得正盛,那些在岛屿写作的作家们如雨后春笋般齐齐冒了出来,仿佛是被历史遗忘太久后的报复,在出版社与文化评论人的推波助澜下,越来越多的港台作家名字被我们记住……白先勇、朱天文、张大春等各领风骚,有些作者却明显言过其实,而另一...

评分

劝君切莫过台湾 “洛津是一座沿着河流自然形成的海港城市,洛津溪从北边的泉州街蜿蜒而下,一直到街尾入海,街市沿着河港自然形成,由西北向东南自然延伸,街道也顺着这方向纵走,与河道平行,蜿蜒而下。” 这就是洛津的样子。这本书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洛津镇志,曲折回环的故事...  

评分

近几年港台文学大行其道,太平洋的风吹得正盛,那些在岛屿写作的作家们如雨后春笋般齐齐冒了出来,仿佛是被历史遗忘太久后的报复,在出版社与文化评论人的推波助澜下,越来越多的港台作家名字被我们记住……白先勇、朱天文、张大春等各领风骚,有些作者却明显言过其实,而另一...

评分

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以《行過洛津》為起步,故事背景是清代的台灣鹿港,以廣闊一點的時間觀去看,那是殖民前的時期。縱觀故事交錯的時間與人物,牽涉到由市井到官府的身份與層面,展示錯綜複雜的人物浮生,但小說的主角始終是洛津這個地方,人物只是俐落地凸顯地方的文化、風土...  

用户评价

评分

阴阳反复,雌雄混淆,扑朔迷离,世道颠倒。

评分

读起来略累,可到后面十分精彩。

评分

精心构筑的穿插写法,还有我熟悉的闽南习俗、传统、街市、语言,戏子也好,娼妓也罢,都是血肉历史的书写者。

评分

小说的形式讲台湾早期的历史和风土文化,挺有意思的角度。

评分

这种参差、铰合的写法,对应《香港三部曲》实在是精心、竭力而为,再以“风化”映射的关于伦理、政治、文化和最重要的边缘与中心的书写,也算得上另辟蹊径。然而如果将这出戏放在大清后期的大陆来观照,娈童也好,裹脚也罢,好像不能不说稀松平常;于此,作者一再强调的兴衰荣枯历史定律配合中心对边缘的倾轧与改写,或才更突显了殖民前的漂泊命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