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瑣話

負暄瑣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璿,字仲衡。後以名字難認,改今名。1909年1月生於河北香河一農傢。1929年畢業於通縣師範,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先後任教於中學和大學。建國後就職予人民教育齣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先生涉獵廣泛,博聞強記,遍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諸多領域,人稱“雜傢”。自覺較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和人生哲學。晚年為文,以“忠於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以真麵目對人”為信條。

自20世紀80年代始,十馀年間,相繼有《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文言常識》《順生論》《說夢樓談屑》《流年碎影》《說夢草》《散簡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記舊人舊事,或談學論理,或探究人生……鈎玄提要,百煉工純,以其見識之深邃,文筆之獨特,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張中行
出品人:
頁數:299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2
價格:2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083248
叢書系列:張中行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張中行 
  • 隨筆 
  • 散文隨筆 
  • 文學 
  • 民國文人 
  • 舊人舊事 
  • 散文 
  • 記憶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張中行先生所著“負暄”三種(《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是其從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陸續麵世的三本散文集。所記多為舊人舊事。記人,則既有如雷貫耳的大傢,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奇人異士;記事,則既映齣曆史的嬗變與物事的變遷,又不乏愛硯與愛螳螂的抒懷短章。文中處處體現著張老的卓識與深情,輕鬆中寓嚴肅,幽默中帶淚水。用衝淡雋永的筆觸記可傳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被譽為今世的《世說新語》。讀來如行去流水,文字清淡卻迴味悠長。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突然发现《非常道2》的段子有那么多截自《负暄琐话》,编排的先后几乎与原书无异,语句更极少改动,若有改动也是只减无增。我一直觉着掌故学猥琐不堪,那是针对窥私意淫的内容和对事实稽考的避重就轻,是考据之末流,没料到其成书编排的过程还能拙劣到这个地步,那就是剽窃之...  

評分

評分

評分

耐心读了60%,实在不忍续读,中行老人臧否人物有失厚道中行啊。回望“顺生论”实则顺命不顺生,“禅外说禅”确乎在禅外也,托大了。 --------------------------------------- -------------------------------------  

評分

大概只有这本书是北京红楼沙滩的魂。 小时候就很喜欢,打开来,觉得菜香和午后阳光统统洒了进来。后来过了北大自主招生笔试的时候,专程跑去吃东来顺的羊肉饺子。的确清而鲜。我的习惯,最喜欢常翻的书放卧室外间,不太看的能忍的放书房。这本旧一直呆在卧室外间的书架,和宛如...  

用戶評價

评分

友直友諒友多聞,為益者三友,此書亦堪比之。

评分

一遍讀下來,竟覺民國時期的人物都有些相似。相似中又有個性差彆。但浮光掠影中,難有切身體會。仿佛聽人簡略介紹,難得意趣。

评分

一遍讀下來,竟覺民國時期的人物都有些相似。相似中又有個性差彆。但浮光掠影中,難有切身體會。仿佛聽人簡略介紹,難得意趣。

评分

他們這代人跟我們這代人不一樣

评分

友直友諒友多聞,為益者三友,此書亦堪比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