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宝旧事

大雅宝旧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郎郎,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生于延安,一九六八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员、院刊编辑。之后曾任《中国国际贸易》杂志编辑、《国际新技术》杂志总经理、《中国美术报》副董事长、华润集团中国广告公司驻京办事处主任、《九十年代》杂志专栏作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曾为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康乃尔大学东亚系驻校作家,同时在语言学系教授汉语;海德堡大学汉学系驻校作家,同时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后又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现为普林斯顿中国学社研究员。著有《从故乡到天涯》、《大雅宝旧事》等。

北岛、李陀编的《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大学版,北京三联版)一书中,收有张郎郎的长篇文字《宁静的地平线》。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张郎郎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825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张郎郎 
  • 散文 
  • 随笔 
  • 历史 
  • 大雅宝胡同 
  • 回忆录 
  • 文化随笔 
  • 北平岁月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作者张郎郎,他根据自己的“文革”经历写成的《宁静的地平线》一文曾收入《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北京三联版)一书中,反响极大。本书叙述的则是发生在《宁静的地平线》之前的故事——记叙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作者随父母居住于东城区大雅宝胡同甲二号中央美院宿舍时期的生活片段和见闻,文字鲜活生动,洋溢着温暖的人情味,也感染着特定年代的气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是一个明白的糊涂人,用诙谐平和的文笔(现在叫吐糟精神)讲述着记忆里的孤本童年,有北京遗老的生活习气,有温和从容的优雅,有文人酸楚的将就,有笑有泪,似乎在昨天,似乎在上辈子。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黄永玉张梅溪夫妇、朱老丹李纳夫妇、张仃(动画片哪吒闹海)陈...  

评分

对张仃的第一印象是现代书法,在1985年的中国现代书法首展时,张仃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创新呼唤呐喊,然而书法却陈腐老旧、恶俗造作,印象很差。 后来渐次对他的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读张郎郎的文章,反而有了更多同情之理解。作为对各种媒介、门类都尝试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官员...  

评分

一口气读完的,确实有笑有泪。本书的关键词“童话”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理解。隐约中有老舍文字的味道,一则幽默,笑中带泪,二则京味儿地道。书中许多论断和细节,不妨摘几处分享: 把玩儿的事当正经事办,一定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正经的事,要和玩儿一样,一定不会伤了身子...  

评分

《大雅寶舊事》與黃永玉的《大雅寶胡同》說的是一個圈子裡老老小小有意思的生活,兩人也算同一屋簷下的舊識。《寧靜的地平線》一書記載的多是張朗朗因組建地下文學沙龍'太陽縱隊'在文革期間被捕入獄十年的牢間點滴。令人感慨良深的是一段描述了作者由死刑犯改判為勞改犯後被轉...  

评分

对张仃的第一印象是现代书法,在1985年的中国现代书法首展时,张仃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创新呼唤呐喊,然而书法却陈腐老旧、恶俗造作,印象很差。 后来渐次对他的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读张郎郎的文章,反而有了更多同情之理解。作为对各种媒介、门类都尝试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官员...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此书中能看到老一辈艺术家的真,对艺术的求真,对他人的真诚,对创作的天真,对政治的信以为真,既可爱又可怜,多少艺术家因为那些狗屁运动而落魄甚至死亡,而至今当局还是在用封禁删堵来掩盖真相,限制民众的了解和言论,真是呜呼哀哉,总抓着日本某些人的小辫子说人家不肯承认侵华不肯承认南京大屠杀,你又可曾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担当和认错!深入骨髓血液的劣根性,顽固不化、固步自封的做派,对外卑躬屈膝和稀泥,对内粉饰太平搞内耗,建国以来一直未变,实在令人作呕。时局所限,作者在此书中只是指指点点,并不敢深入探讨,顶多只是幽他一默的嘲讽,人物的栩栩如生,趣致盎然弥补了言论深度上的不足。莫多言,且罢手。

评分

这就是今天的雅宝路。 当时城墙用途很多,家里垒个鸡窝,砌个花池子什么的,就到豁子那边搬回来几块城砖。要用黄土,直接到豁子那里去抬两筐。

评分

那个年代,回忆越美,越见残酷。

评分

能打6颗星吗?书里让时间停顿在1957年这一点,让我看得很不过瘾。

评分

一九四九年及以后,至少可以写出八部《悲惨世界》、十部《双城记》、二十部《日瓦戈医生》、三十部《死屋手记》、四十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