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要读董桥,如果你不怀旧……散文大家董桥说,文字是肉做的。
本书收录董桥所作忆旧小品散文近三十篇,他顺着营造小说的敏感追寻走过的从前,人事、书事、情事,丝丝缕缕,惹人情思,抒发对中国文化无尽的乡愁。语言精细、凝练、隽永。
作者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卓越的见识和品位,浅墨淡彩勾描前尘影事,对于笔下那些堪称“骨董”的人,董桥在他们身上寄托了对“从前”深深的相思。
董桥,1942年生,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又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曾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明报》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主任,《明报月刊》总编辑,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现任报社社长。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成都、沈阳出版文集十多种。
著作名称:《没有童谣的年代》《保住那一发青山》《这一代的事》《回家的感觉更好》《伦敦的夏天等你来》《从前》《小风景》《白描》《甲申年纪事》《记忆的脚注》《故事》《今朝风日好》《绝色》《青玉案》《记得》《景泰蓝之夜》《清白家风》《橄榄香》等。
当时月色恍成空,君种荼蘼尚醉红。 月既茫茫迷幻幻,花仍烨烨意溶溶。 漫拾五彩斓斑笔,同听三生霜雪钟。 不信楼前参差燕,旧年飞去不相逢。 犹记君家旧管弦,消沉往景惑流年。 花飘梦里疑蝴蝶,雨落檐...
评分暑热的下午,睡梦中听见滚滚的响雷,天色沉沉,我怎么也睡不醒。终于内急逼得我起床,灌下一大杯凉白开后,似乎从内而外把的一种由睡梦带来的棉絮似的黏腻不堪的感觉冲洗开来,人才清醒了起来。 书房里竹帘低低挂着,不用拉也知道外面是一副铅灰的天。这种天色让城市变成了一...
评分董桥的文章像是用珍珠一粒粒镶嵌到纸页上的,读来不由得不亮起眼睛,仔仔细细捡拾他亲手排列出来的每一个精巧的文字。白话文在董桥的精思巧运调动之下,既具有时代的活力,同时也保留着怆然古风。譬如手边这套三联书店出版的董桥自选集——《从前》,一如以前出版的小品文集,...
评分还记得06年,在学校书店的二层楼上拿到第一本董桥的书《故事》,一读便不可自拔,那幽幽的民国情致随着一件件古玩旧事浸润了那段学生时光。无论是在学校的旧书馆去翻阅史料,还是出国不忘一家家书店去搜罗牛津版的董桥,都曾是一段不能忘却的执念。 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仿佛热...
评分其实,从前的月光并不会更加明亮,但是在回忆里,一切都是美的。大多数因为不完美、永远的失去、或者一生寂寞,那回忆便更加大美无言,美不堪言! 海外华人,是的,我总愿意加上这个背景,所以总是无意中放大他们生活中那种流离失所的感觉,即使是富可敌国,也总是掩饰不住失去...
天阴雨湿读董桥,真是太舒服了。
评分天阴雨湿读董桥,真是太舒服了。
评分【夕阳穿树补花红】想来还是要多读几遍的
评分对很多爱书人而言,董桥的书,要么买港版,要么就算了,没有中间途径。他的书五分在文字,五分在装帧。如他自己所说,之所以要做这么考究的装帧,就是想给后人留下更多像“书”的书,而不是单纯的印刷品。文字本身嘛,自然是读多了,就稍微有些腻,所以适合隔一段时间读一本,这样感觉很好。。。
评分事关风月,内蕴人情。董桥的文笔纤秀、典雅、哀而不伤地追忆故人故事,用情极深而余味悠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