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修养》内容简介:我没有这种学问,也没有这种野心或错觉。这本小册子,我知道,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是我希望它在这片时间能借读者的晶莹的心灵,如同浮云借晶莹的潭水一般,呈现一片灿烂的光影。精神不灭,这影响尽管微细,也可以蔓延无穷。
海报: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笔名孟实、盟石。历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同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作者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便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历80年的时间淘洗,本书愈发显出字字珠玑的名作本色。
朱光潜年轻时写的书了。但是那个年纪的他能写出这样的书,实属不易。 刚开始翻看的时候,立刻被吸引,有个地方大意是“每个时代的年轻人总是要抱怨当权者,然而等他们上了台,又被下一代的年轻人所抱怨。” 很多内容放在现在也很受用。 总之,我觉得现在中...
评分其实真正的形而上人说得道理都差不多,可是大部分人偏偏做得是相反的事,因此我们总是能在人类经典著作里看到类似的生存境况???????????????????????????????????????????? 看了这本书,才发觉:对于某些问题困扰已久,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 60年前的中国,虽然没有网络,也没...
评分每每因一些小事,咬牙切齿,怒气不能释放,只能下咽,把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振碎了,事后悔恨自己因区区小事如此动怒。怎么破? 先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多读书明理,自己时时检点自己,要使理智常是清醒的,不让情感与欲望恣意孤行,久而久之,自然胸襟澄然,矜平躁释,于是都能保...
评分本书不是书评,只是对书里一页内容的一些想法。 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时,认为中国传统美德虽大半含有社会性,但着重的却是个人修养。而西方思想却以社会本位为主。 这跟我以往的想法完全不同,中国人天天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少仁人志士愿意杀...
评分主要喜欢这几篇,谈读书,谈学问,谈价值意识,谈消遣,谈立志,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谈青年的心理病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一,谈读书, 1,选书,真正为求学读的书,不在多,贵在精。 2,观念,“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每读必有新所知。不畏...
抗战时期青年身上的毛病,跟现在还是差不多呵。第一遍读时觉得很多地方颇有感触,再看一遍,还能看进心里的并不多。
评分每当迷失的时候都找出来读一遍。
评分每当迷失的时候都找出来读一遍。
评分这本小册子,虽然只有150k字,涉及的内容哲学、美学、伦理。从许多角度谈及人生。谈学问、谈读书、谈修养等。许多篇幅值得一读再读。最喜欢谈读书的那一部分,给了一个自学者很好的启示。理性、客观,实用,易理解!
评分這麼高的分數是說大家都愛被“談”嗎?他所謂的修養完全是強加式的,根本沒有考慮過人本來的狀態,谷鵬飛有句話我覺得還算中肯“你可以提倡侯伯宇的甘於貧窮一心治學,可是你有什麽資格讓別人也做這樣的事?”人並非爲了成全人格繁榮祖國而存在,他還是太自大了。惻隱之心那篇是最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