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共分为二大部分,内容包括:中国绘画史三题、中国画中的政治主题、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中国绘画的率意与天然:一种理想的兴衰等。由于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史研究的跨文化特点,高先生和各国的学者一道,不但挑战并丰富了中国绘画史学的古老传统,而且回应并促成了西方美术史学的新方法,在拓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方面,呈现给我们一个宏大的学术景观。
【作者按】这是我15年前写的论文,收在纪念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文集中。列文森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学者和教师,不幸于1969年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这本文集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编写的。我用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些有关董其昌“南北宗说”的想法,以及我认为列文森在早几年写的《...
评分【作者按】这是我15年前写的论文,收在纪念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文集中。列文森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学者和教师,不幸于1969年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这本文集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编写的。我用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些有关董其昌“南北宗说”的想法,以及我认为列文森在早几年写的《...
评分【作者按】这是我15年前写的论文,收在纪念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文集中。列文森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学者和教师,不幸于1969年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这本文集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编写的。我用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些有关董其昌“南北宗说”的想法,以及我认为列文森在早几年写的《...
评分【作者按】这是我15年前写的论文,收在纪念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文集中。列文森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学者和教师,不幸于1969年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这本文集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编写的。我用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些有关董其昌“南北宗说”的想法,以及我认为列文森在早几年写的《...
评分【作者按】这是我15年前写的论文,收在纪念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文集中。列文森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学者和教师,不幸于1969年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这本文集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编写的。我用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些有关董其昌“南北宗说”的想法,以及我认为列文森在早几年写的《...
裏面的有好多校對上的錯誤。我真的很難理解為什麽每篇後面都注了校對的人,文章里還是有一些很奇怪的錯誤。是爲了黑校對的人嗎?
评分每个时代都有各自关注的学术问题,这本书亦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西方艺术史学者,在跨文化语境下探讨中国艺术,虽然至今依旧被传统而保守者评论为“隔靴搔痒”式的写作,但当下的读者若真正了解本书出发点并进入书中关注的问题,便能够看到,高居翰与版宗华试图回应的是50-60年代那一辈学者学术脉络下抛出的许多议题例如:如何看待宋画以后的“衰落”?如何解释对“再现”技法的放弃?如何理解明清绘画中的“仿”的问题?如何评价不入文人乃至今日史家眼中的职业画家群体?内部的演变与外部的因素,哪些又是如何关涉风格这一核心问题的? 彼时,馆藏资料的整合及对明清后的书画艺术接受能力远不及今日。对中国艺术整体形状的探索尘埃未定,中西方研究方法亦在交锋中走向融合……这些问题至今未得到完满的解答,由此可见作者的跨越与努力。
评分有些部分稍显冗长 不知是学术报告特征 还是得出结论推断过于事无巨细 但总体对美术史的大方向上 概括得相当客观
评分读了2章,已罚款六毛。
评分这一本一半的部分都在讨论方法论的东西,对于熟悉高居翰作品&熟悉晚期中国绘画史研究方法(特别是高居翰入手的那个路径)的研究者来说非常有用。里面面对的悖论与困境与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每一个中级阶段都会自然而然出现的问题。再回头来看,有一些观点很有启发,也有助于厘清自己的思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