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艺术史 美术史 艺术理论 艺术 沃尓夫林 沃尔夫林 历史 *北大·美术史里程碑*
发表于2025-02-22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中的风格发展问题》是沃尔夫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欧美世界极有影响的一部美学和美术史著作。作者把文化史、心理学和形式分析融为一体,论述了欧洲16、17世纪艺术风格的历史嬗变。全书以五对基本概念为主要章节,从绘画、雕塑、建筑角度,熟练驾驭 大量视觉材料,概括了古典艺术与巴洛克艺术之间的主要区别。同时,也让人思考一下问题:不同文化、不同时代是否存在共同的模式,从而构成表面上显得杂乱无章的艺术的发展基础?是什么因素引起人们对同一幅画或同一个画家完全不同的反应?此书和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古典艺术》一起被视为风格研究的重要文献。全书观点鲜明,分析透辟,极有启发性,有助于提高读者的理论修养,深化对艺术作品的认知。
...(展开全部)
沃尔夫林(Heinrich Wölfflin,1864—1945),19、20世纪之交德语国家最重要的美术史家之一,生于瑞士,先后在巴塞尔大学、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苏黎世大学担任教授。他的研究着重于用形式分析的方法来解释艺术风格发展的问题。
在沃尔夫林的论述中,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成为了一组不可分割的概念,二者必须同时被描述论证才可以成立。如果没有文艺复兴的“封闭结构”,巴洛克的“开放形式”也就无法被阅读。
评分这五对概念吧,嗯,其实就是一对,嗯,其实也没什么卵用……
评分沃尔夫林的研究是经验主义再加上感知式的描述研究,虽然提出的五组概念是很好用的工具,但却没有告诉读者为何如此,背后也没有太大的延展空间。 他注重艺术的风格和形式的立场,很难让人相信他是文化史家布克哈特的学生,强调艺术自发性的观点,也难以让人信服。不过这种不同的学术取向,倒是19-20世纪学术界的有趣之处。 虽然实证研究和图像学研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仍需要借助沃尔夫林的理论工具,但是沃尔夫林的方法,存在的短处也是十分明显的。 就我个人来说,更为倾心和认同的,是施普林格那样的实证研究、图像学的阐释,以及艺术社会史等容纳度更广泛的方法。可能我始终无法赞成和接受经验主义式的研究吧,即使明知艺术并不是绝对客观,也仍旧如此。
评分在沃尔夫林的论述中,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成为了一组不可分割的概念,二者必须同时被描述论证才可以成立。如果没有文艺复兴的“封闭结构”,巴洛克的“开放形式”也就无法被阅读。
评分云里雾里看完,除了对巴洛克建筑有点点收获······好像是这样= =
话说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严格来说我也不算标准外行了,不过艺术理论我真的他妈的一点也不懂,而且这本书的翻译很差劲很差劲,就怕别人看懂了显不出书的深奥似的,所以说通读一遍之后我居然除了从风格上能够区分贝尔尼尼和米开朗基罗以外,居然都没什么理论性进步,...
评分书是去年看的,那时候因为考中国美术学院的史论系研究生考纲中有要求这本书。不过说实话,我就看了个开头,现在回忆起来,其实什么都没看懂,都忘了,不知道你们看懂了吗? 值得肯定的是,用风格来分析各种艺术作品,使其更加单纯,这样可以更好的暴露出有些艺术本质上的传承、...
评分古代,发展节奏不快。一个集体风格渐变很久。 当下,这些风格可以彼此变化,彼此共存,平均一个风格只能消费一周,都要学习。
评分话说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严格来说我也不算标准外行了,不过艺术理论我真的他妈的一点也不懂,而且这本书的翻译很差劲很差劲,就怕别人看懂了显不出书的深奥似的,所以说通读一遍之后我居然除了从风格上能够区分贝尔尼尼和米开朗基罗以外,居然都没什么理论性进步,...
评分作者观点很有研究。翻译太不符合国人思维,读起来太累。加上很多例子没图,太不推荐了! 这本书还是考研大纲要求的呢,编得这么挫。看了很多艺术史的书反正国外翻译过来的都讲得拗口生涩,推荐外文好的原著一读。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