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人稱“北大醉俠”,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1983年自哈爾濱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後師從錢理群、嚴傢炎先生攻讀碩士、博士。曾被評為“北大十佳教師”之首。十餘年來,孔慶東先後寫齣當下中國罕見的酣暢淋灕、嬉笑怒罵的痛快文字,為當今影響最大的思想者之一。其《47樓207》、《笑書神俠》、《乾夫所指》、《口號萬歲》等書一直暢銷不衰。
《孔慶東文集1:47樓207》以描寫大學生活的《孔慶東文集1:47樓207》開篇,以描寫高中生活的《遙遠的高三•八》壓捲,一以貫之的是幽默。可謂是“鳳頭”和“豹尾”,全須全尾的描畫齣20世紀80年代自然而率性的學生生活;荒誕的曆史小傳——《風流大尋呼》,掙紮著嚮人們展示人性的醜陋與卑劣;《高考製度之我見》、《靈魂工作者還能逮著老鼠嗎?》、《躁熱的美神執著》等充滿忿忿不平的呐喊,呼籲人們去體味現世,迴溯曆史。
作者理性而又敏感地思索著人生、關注著世態,荒誕中肩著責任,幽默中透著冷峻,充滿智慧的俠氣,讀之酣暢淋灕,過癮至極。
當我們十來個弟兄“保甲連坐”般擁擠在他那間鬥大的宿捨裏時,一片黑乎乎的身影在牆上漫湧著。常常是這邊正談著天底下最高雅清玄的問題,那邊突然杯翻壺仰,刹那間造就瞭幾位詩(濕)人。梁遇春在《貓狗》這篇散文中說,上海是一條狗,北京是一隻貓。我頗有同感。我不喜歡狗的凶惡、狗的勢利、狗的鑽營和務實。我喜歡具有藝術氣質的貓。然而,貓以它的嫻靜優雅、以它的慵懶嬌媚,悄悄腐蝕著我,以緻我喪失時間感,在一種“垂簾不捲留香久”的微醺中,同時忘卻瞭自我和存在。
好精彩,每个人都特色分明,妙趣横生!第一段就很搞笑:“北大往事”,本来是我计划中的一部长篇的名字现在忽然有人以此为名编一本书,那我的长篇将来出版时拟改名为《狗日的北大》以表示我对北大无法言说的无限挚爱。当然,也可以叫《挨千刀的北大》或《老不死的北大》我先...
評分个人觉得,那一篇同书名的文章是全书最出采的一篇, 确实值得一读,也能见到才情 但是,全书整体观阅,有些文章写的真是无味.且有凑数之嫌,甚至怀疑某些是不是他应景的学生论文. 况此一篇,才情为才子之才,距离大师级,还差的远. 反正这书,我看过了一遍,不想看第二遍.
評分孔庆东的《47楼207》是一篇精彩的文章,以至于他的第一本文集用文章的名字做了书名。正是这篇文章让我下定决心在羞涩的囊中掏出可怜的零钱,买下了这本书。《47楼207》写的是作者读博士时宿舍中的人物种种,写得风趣幽默,妙语迭出,读罢仍让人意犹未尽,是我看过所有回忆学生...
評分这本也是当年看过的书,但是这次再看,似乎不是当年的样子和当年的味道。这本书已离我们算是久远,所以看看颇能体察出当年的那些味道和流行。这本杂集,是老孔的成名之作,当年的孔和尚尚不是现在这般“哗众取宠”,写的是真性情,回忆也是朴实却真情流露。老孔有很强的北大情...
文章皆作者一時之思想閃光,但不是篇篇精彩的那種,誇的有些過瞭~
评分文章皆作者一時之思想閃光,但不是篇篇精彩的那種,誇的有些過瞭~
评分孔慶東算是文學批評傢吧,這本書裏的評論還是不錯的,可是作的那幾篇實驗性質的小說什麼都沒寫明白就沒下文瞭,深深感覺這是功力不夠啊。媒體也大肆吹捧,什麼中國的馬剋吐溫,錢鍾書以來真正的幽默,你大爺的,錢鍾書纔瞧不上馬剋吐溫呢,那些媒體從業人士迴去充充電再來丟人吧。
评分最有影響力的思想者之一???挺失望的,除瞭開頭和結尾的兩篇迴憶錄其他文章實在沒什麼感覺。
评分教授齣書容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