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师从钱理群、严家炎先生攻读硕士、博士。曾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之首。十余年来,孔庆东先后写出当下中国罕见的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的痛快文字,为当今影响最大的思想者之一。其《47楼207》、《笑书神侠》、《干夫所指》、《口号万岁》等书一直畅销不衰。
《孔庆东文集1:47楼207》以描写大学生活的《孔庆东文集1:47楼207》开篇,以描写高中生活的《遥远的高三•八》压卷,一以贯之的是幽默。可谓是“凤头”和“豹尾”,全须全尾的描画出20世纪80年代自然而率性的学生生活;荒诞的历史小传——《风流大寻呼》,挣扎着向人们展示人性的丑陋与卑劣;《高考制度之我见》、《灵魂工作者还能逮着老鼠吗?》、《躁热的美神执著》等充满忿忿不平的呐喊,呼吁人们去体味现世,回溯历史。
作者理性而又敏感地思索着人生、关注着世态,荒诞中肩着责任,幽默中透着冷峻,充满智慧的侠气,读之酣畅淋漓,过瘾至极。
当我们十来个弟兄“保甲连坐”般拥挤在他那间斗大的宿舍里时,一片黑乎乎的身影在墙上漫涌着。常常是这边正谈着天底下最高雅清玄的问题,那边突然杯翻壶仰,刹那间造就了几位诗(湿)人。梁遇春在《猫狗》这篇散文中说,上海是一条狗,北京是一只猫。我颇有同感。我不喜欢狗的凶恶、狗的势利、狗的钻营和务实。我喜欢具有艺术气质的猫。然而,猫以它的娴静优雅、以它的慵懒娇媚,悄悄腐蚀着我,以致我丧失时间感,在一种“垂帘不卷留香久”的微醺中,同时忘却了自我和存在。
孔庆东有三大作用:北大、哈三中、评点金庸。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合集,书名的《47楼207》是其中的名篇,位列全书第一篇,讲的是其当年住在北大的宿舍往事。最后一篇(除后记外)是《遥远的高三八》,讲的是他的高中哈三中他所在的高三八班文科班的一众师生。书的中部收录了他点...
评分这本也是当年看过的书,但是这次再看,似乎不是当年的样子和当年的味道。这本书已离我们算是久远,所以看看颇能体察出当年的那些味道和流行。这本杂集,是老孔的成名之作,当年的孔和尚尚不是现在这般“哗众取宠”,写的是真性情,回忆也是朴实却真情流露。老孔有很强的北大情...
评分怪。 老孔的书仿佛看得人大多都是从207开始的, 几篇文字讲理的,说事的之间感觉不一样, 还是咋说得好些,想起来在凤凰上今年暑期 搞的一个节目 说史上香港的大学好还是北大好,这老孔真是夫子之后 给人说傻了,后得闻此书,阅之。 算是和大家对个话,见个熟。
评分怪。 老孔的书仿佛看得人大多都是从207开始的, 几篇文字讲理的,说事的之间感觉不一样, 还是咋说得好些,想起来在凤凰上今年暑期 搞的一个节目 说史上香港的大学好还是北大好,这老孔真是夫子之后 给人说傻了,后得闻此书,阅之。 算是和大家对个话,见个熟。
评分孔庆东有三大作用:北大、哈三中、评点金庸。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合集,书名的《47楼207》是其中的名篇,位列全书第一篇,讲的是其当年住在北大的宿舍往事。最后一篇(除后记外)是《遥远的高三八》,讲的是他的高中哈三中他所在的高三八班文科班的一众师生。书的中部收录了他点...
只读了同名文章 还比较有意思
评分诙谐善虐的孔庆东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易子而仕这个词语!
评分最有影响力的思想者之一???挺失望的,除了开头和结尾的两篇回忆录其他文章实在没什么感觉。
评分只读了同名文章 还比较有意思
评分孔庆东算是文学批评家吧,这本书里的评论还是不错的,可是作的那几篇实验性质的小说什么都没写明白就没下文了,深深感觉这是功力不够啊。媒体也大肆吹捧,什么中国的马克吐温,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你大爷的,钱钟书才瞧不上马克吐温呢,那些媒体从业人士回去充充电再来丢人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