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之水先生對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十六年來專意於名物考證,用考古學的成果來研究文學作品,從詩詞中,找到原始的麵貌,恢復古人生活中的細節,恢復真實的曆史。
揚之水,被稱為京城三大纔女之一。1986年至1996年擔任《讀書》編輯,被稱為“《讀書》四大金釵”之一。1996年起進入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開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學的成果來研究文學作品。著作有《詩經名物新證》、《詩經彆裁》、《脂麻通鑒》、《先秦詩文史》等,均是愛書人苦心搜羅的讀物。
说起词,大家都不陌生,从唐、五代发端,到宋代盛极一时,明以后没落,清又中兴。这就是极简词史。说到风格,婉约与豪放,是讨论最多的两个术语。说到代表词人,上有南唐后主李煜,盛有苏轼、柳永、李清照,末有朱彝尊、纳兰容若。说到流派,花间派是绕不过去的绝代风华。 ...
評分《无计花间住》薄薄一册,文字不多,分量颇重,精装红裹,端的质实。金招牌,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购来两年半,才经览阅,纸张隐隐泛黄了。下了好大决心,仍月余阅毕。翻动册页之艰,过程之纠结,终难耐读赏之际舌尖那一丝馨香吧!看完似无所得,无所记,全乎忘却,...
評分久仰扬之水之大名,想得寻来一睹为快,苦恨囊中羞涩,每每望而却步。前几天在图书馆匆匆瞥见两本,也就借来寻思一回。此书装帧质实,硬封红裹,参合彩页,印制精美,无怪价格高悬,不与人亲。作者出入文物故实,依类裂制三部:第一部分曰“无计花间住”,纵谈《花间集》后词人...
評分这本书很美,悦目且美好的触感,小小一本,捧在手里,心情都不由得好了起来。然而读这本书得过程,确然是不轻松的。 先生语言精练,这本也是不给普通读者的通俗读物,似我这样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读着读着,就觉得该去翻翻字典了,查查这个字那个字到底怎么读,...
評分这是阅读扬之水女史的第二本书, 第一本是前年学习《诗经》时, 参考过她的《诗经别裁》, 甚爱其遣词行文之风格, 遂,将她所有著作收入囊中。 这本书放在床头大半年, 心一直不静, 每每翻看, 都无法入境。 三月尝试再读, 果然心沉意聚、渐入佳境。 可知自己内心的精神构建...
草木、鳥獸、蟲魚、宮室、車服、官製之名物都異常親切,先生說到文人幾乎沒有一個確定的位置,可以容他義無反顧專注精神,仕途不可過分熱衷,至少不能錶現的熱衷。所謂在官不言官,愛情更是萬萬不可執著,婚外戀是被允許的但也是逢場做戲,兒女情長個不瞭,因此隻好換副女兒心腸錶達齣自己的雙重情結。所以詩詞中離多會少,更多的就隻能是追懷,在追懷中渴望瞭。真忍不住要拍案。藉董橋之語:說揚之水的工作可分兩類,一是“以物找名”,一是“因名尋物”,均就其犖犖大者而言,自然是錯不瞭的。而我所重的,還是這書雅潔溫潤的文筆、精美少見的圖片,這和古人筆記所記贊人書法曰墨黑、贊人香茗曰水熱,沒什麼兩樣,逃不脫買櫝還珠之譏,但我仍然相信,我不是孤獨的,因為——到底是揚之水。
评分揚之水來說花間詞,也真是瞭……雅到難讀,各種掉書袋。
评分再也不想看揚之水阿姨的書瞭
评分我錯瞭我又看閑書瞭…… 生來就不是讀清真夢窗的脾氣,玉老田荒的景緻縴巧有餘,單論閱讀快感還真是沒法和稼軒比,論靈氣,似乎也短白石道人一截。
评分七萬字四十五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