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
★史学大师许倬云从历史出发,为当下把脉
★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第二部《现代文明的成坏》已经上市!
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许倬云
许倬云先生认为,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以将其看做一个大的系统。系统内部各部分协调一致,国家则强大兴盛;一旦政权僵化或 各部分失衡,则会逐渐没落。民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最不坏的制度”,就在于它能够根据现实情况适时作出调整,以面对当前的挑战。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我老师学问很大,但很天真。——王小波
★我学了一辈子的目标,就是不糊涂。——许倬云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
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学贯中西的素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了《万古江河》、《从历史看管理》等著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读完书应该写两句,就和你去旅游景点去玩拍照片的道理是一样的,为了证明自己读过这本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上一两句。 读完书我很好奇许悼云先生的生平,书写的浅显易懂,难得之极。许先生开篇明义,在书的序文中说道,这不过是和朋友们讨论,谈话的纪要而已,主题是中国朝代...
评分价值不大,作为材料储备的笔记记录若干以便日后之用。 1. 一些没有离开北边的契丹人,在辽国覆亡之后逃亡中亚并建立西辽,维持近百年,成为西亚族群心中另一个中国——号位四个“桃花石”之一。 这一称谓见于《长春真人西游记》即丘处机的游记,四个桃花石具体是? 2. 民国时...
评分1-历史和环境的课题其实是被忽略的大而关键的课题。另有感政史地为一体论不可分而学之; 2-文化认同感的普世价值,大陆早已有之,并终成汉文化圈。想想今天美国普世文明,却有东落西升之叹; 3-不可有王霸之欲,许言各国自由发挥,不可出头鸟,是否有无政府之意味?一家一国都...
评分《大国霸业的兴废》 揭示大国兴衰的”内因” 历史学家许倬云的书向来纵横捭阖,以大视野观察历史,又能以简明易懂的方式阐述出自己的观点,这本《大国霸业的兴废》是其向一些学者讲述自己观点的谈话整理出来的,更是通俗易懂。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概述了古代中国、近代中...
评分许倬云在《大国霸业的兴废》中,通过寻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共性,并将生物学中的系统论引入史学研究中,以此来解释古今中外大国霸业的兴与废。作者认为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将其视为一个大的系统。当系统内各部分协调一致时,大国霸业则兴;相反,一旦...
更新或推翻了中学历史的知识,我当初没有爱上历史的原因真的不怪我
评分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而且许多观点迂腐得很
评分12年的时候得到了一本许倬云先生《万古江河》的赠书,来自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她在赠言里说许先生的文章内敛而平和,有思想却不张扬,盼望我日后能读些他的专著。终于五年后我读到了这两本,的确是非常有温度的一位学者,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他会说“当时的局内人,自有其自身的局限,身在庐山,终有所蔽。历史的裁判却是成败不能回头。我们后人如渔樵指点,可以是闲话分析,但对于当时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我们只有同情的叹息,而不应该有苛刻的责备。”很有儒家学者的风范,短评不能说太多,只感谢老师,感谢许先生。
评分个人以为作者用西方的一些理念剖析中国宏观历史具有相当的意义,并且几本通俗读物大概也很能让普通读者理解,在进入人文、社会学科学习之后才知道这需要多大的胆量啊……让你说证据就能把你噎死,但这样的工作我觉得非常有价值啊。当然了,每个作此论述的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太大的论题、宏观的图景,使得整本书看上去有些散,并且观点不够明晰。个人以为这样的问题在目前看来根本就是没有办法的,唯有等到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有了质的飞跃之后才有可能解决。至于将人文和科学融会贯通,我只想说,那在中国的某些学科中简直就是TMD奢求啊,以前觉得理工科的很夜郎啊,现在愈发发现比起某些学科来讲那简直就不值一提啊,你以为你们都是救世主么!
评分看情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