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汽車 曆史 經濟 商業 當代中國 三聯 中國 記者
发表于2025-02-02
車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車記》由新華社資深記者李安定撰寫,講述瞭近三十年來的中國“轎車史”。該書以時間為序,從“1982 年那個陰雲漫天的下午”中國汽車工業公司成立說起,直到2011 年北京限車“搖號”,中國轎車發展30 年的跨越盡收眼底,一部中國百姓走近轎車文明的曆史躍然紙上。
作者李安定1978年就進入新華社,其記者職業生涯的起點,正好與中國轎車創業的起點重閤。作為新華社采訪宏觀經濟的一綫記者,30年來,李安定得以走近中國汽車業的決策層和骨乾企業,親曆瞭中國轎車發展的諸多節點和全過程,堪稱“中國第一汽車記者”。
本書采取編年史和一章一個主題的結構,以大量第一手資料,以事件、企業、人物的故事為載體,獨立觀察、如實記錄著中國轎車30年的發展曆程。該書是國內第一部中國轎車史,但絕不是一部簡單的産業發展史,作者對30年來圍繞著轎車行業的許多似是而非的觀點和被麯解的史實,以棱角分明的真實記錄和理性的詮釋予以梳理、辨析。更為可貴的是,作者對汽車的理解,遠遠超越瞭一個産品、一個産業的範疇。書中對轎車所承載的社會、藝術、科技、城市化、新能源、社會公平、可持續發展等話題不乏另類的錶述,而對汽車社會化、汽車文明對中國社會生活諸領域帶來的深刻變革更有著清晰而獨到的敘述,這些敘述最終都指嚮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問題——在中國,轎車是什麼?
李安定,新華社原國內部編委,經濟新聞采訪室主任,高級記者。
自80年代至今,作為改革開放的全程觀察者,他報道瞭諸多重大經濟決策和曆史事件。
伸張中國百姓擁有轎車的權利,親曆中國轎車業從無到有的陣痛與糾結,是其記者生涯中始終的關注點。
早在1989年,他就是公開呼籲轎車進入傢庭的媒體第一人。30年來,轎車文明植根中國的每個節點,都有他的獨傢見解和生動記述,他被業內公認為最資深、最有影響力的汽車專欄作傢。
李安定著有《韆手韆眼——中國變革颱前幕後》、《中國模特》、《傢庭轎車誘惑中國》、《門外車譚》等書,並在多傢媒體、網站開有專欄。
本來以為這樣一種書會非常無聊,李安定的敘述方法雖然有著濃重的官方記者的痕跡,但不得不承認整本書邏輯分明,作者觀念也比較開放。真正的是“親曆”,踏實的記錄。
評分商戰如棋,外企要在中國落子,中國企業要嚮經驗豐富的外企藉勢,雙方閤作,纔能共贏。但世易時移,市場的占有和經營環境的越發寬鬆,總體趨勢對外企更有利。若中企在核心競爭力上不能快馬加鞭,中國企業前途是黯淡的。很多大的國傢並不一定有大的汽車公司的,大但是扁平一體化的市場並不能保證本土企業的競爭優勢。從這個角度講,中國幾大汽車集團這幾年的兼並之風倒是一個很好的整體策略。中國車企,任重,能否道遠,且拭目以待吧。
評分如今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當年要冒著政治風險纔能推行。用文字記錄纔能把曆史和記憶各代承傳。
評分親曆者的角度,治史的功底,宏觀大局的思維,細緻的記錄。熟悉中國汽車産業的人一定會喜歡!
評分商戰如棋,外企要在中國落子,中國企業要嚮經驗豐富的外企藉勢,雙方閤作,纔能共贏。但世易時移,市場的占有和經營環境的越發寬鬆,總體趨勢對外企更有利。若中企在核心競爭力上不能快馬加鞭,中國企業前途是黯淡的。很多大的國傢並不一定有大的汽車公司的,大但是扁平一體化的市場並不能保證本土企業的競爭優勢。從這個角度講,中國幾大汽車集團這幾年的兼並之風倒是一個很好的整體策略。中國車企,任重,能否道遠,且拭目以待吧。
可能是学习的专业和小时候的兴趣,所以对这个行业有兴趣,但是真正写这个行业的非专业书却并不多。几年前听过苗圩的一个讲座,然后阅读了他推荐的那本《改变世界的机器》,了解了所谓的精益生产模式,当时并不觉得这种模式有什么,多年之后自己真正开始工作,对产业又一定接触...
評分 評分 評分合资中外方与中方的博弈: - 销售: 1. 奥迪,把进口车销售完全交给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由合资企业合并销售; 2. 雪铁龙,进口车的总经销是在北京的雪铁龙中国公司,合资品牌的总经销是在上海的东风雪铁龙; 3. 宝马,成立宝马中国销售公司,外翻更多主导全权遴选宝马的特约经...
評分【红旗轿车】 说到第一代“红旗”轿车,人们往往先说它的造型怎么合乎民族风格,然后就 说红旗是用榔头敲打出来的——两句话一褒一贬说完了。1958年大跃进的产物 嘛,好像就那么回事了。笔者的文章里就有过类似的评价。 不久前,和李刚同志聊天,他是中国汽车业德高望重的...
車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