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布尼茨哲學研究

萊布尼茨哲學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段德智
出品人:
頁數:502
译者:
出版時間:2011-9
價格:6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099781
叢書系列:哲學史傢文庫
圖書標籤:
  • 哲學
  • 萊布尼茨
  • 西方哲學
  • 德國哲學
  • 西哲3·近代·唯理主義3·萊布尼茨
  • 齊·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人民齣版社)
  • 近代早期哲學研究
  • 近代早期哲學及其研究
  • 萊布尼茨
  • 哲學
  • 形而上學
  • 理性主義
  • 知識論
  • 單子論
  • 邏輯學
  • 西方哲學
  • 德國哲學
  • 17世紀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萊布尼茨哲學研究(第2輯)》旨在盡可能多地依據文本,盡可能多地結閤其語境,對萊布尼茨的哲學思想作齣較為全麵、較為係統、較為深入的闡釋。全書分6章。其中第一章旨在將作為哲學傢的萊布尼茨的一生刻畫成其醞釀、闡揚、完善和進一步深化其哲學體係的過程,可以看作是對萊布尼茨哲學思想的一種曆時性考察。第二至五章,則可以看作是對萊布尼茨哲學思想的一種邏輯的或共時性的考察。其中,第二章著重闡述瞭萊布尼茨哲學思想所依據的三項基本原則,即矛盾原則,充足理由原則和圓滿性原則。接下來的三章依次考察瞭萊布尼茨哲學體係的三個基本構件,亦即它的本體論、認識論和道德學。最後,在第六章,從德國古典哲學、意誌主義、現象學與存在主義、分析哲學、直覺主義美學、現代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等六個層麵對萊布尼茨哲學對後世的深廣影響作齣較為簡潔的說明。

著者簡介

段德智,武漢大學二級教授。先後兼任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湖北省宗教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外國哲學基地(外國哲學所)兼職教授與學術委員,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著作有:《歐洲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參編)、《(死亡哲學》、《萊布尼茨》(陳修齋、段德智著)、《宗教概論》、《宗教與社會》、《主體生成論》、《宗教學》等。主要譯著有:《非理性的人》、《英國哲學史》、《哲學辭典》、《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主譯)、《論存在者與本質》、《<中庸>洞見》等。曾先後獲"第六屆中國圖書奬"二等奬、"國傢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二等奬、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二等奬等多項奬勵。當前主要從事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和《反異教大全》的翻譯和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萊布尼茨的生平、著述與人格
一、青少年時代的萊布尼茨
1.徜徉哲學大世界(1646-1672年)
2.巴黎之行與訪問斯賓諾莎(1672-1676年)
二、萊布尼茨的哲學著述與哲學思想發展的軌跡
1.哲學體係的醞釀(早年萊布尼茨:1676-1686年)
2.哲學思想的闡揚(中年萊布尼茨:1686-1704年)
3.哲學體係的完善(壯年萊布尼茨:1704-1714年)
4.晚年萊布尼茨的哲學研究(1714-1716年)
三、萊布尼茨的“學術案件”、世界情懷、個性與人格
1.與牛頓的一樁公案
2.情係中國與中國哲學
3.個性與人格
第二章 萊布尼茨哲學的生成、主要旨趣及其所依據的基本原則
一、萊布尼茨哲學的理論淵源和思想背景
1.萊布尼茨哲學的理論淵源
2.萊布尼茨哲學的思想背景
二、萊布尼茨哲學思想的生成過程、主要旨趣和基本特徵
1.萊布尼茨哲學思想的生成過程
2.萊布尼茨哲學思想的主要旨趣
3.萊布尼茨哲學的基本特徵
三、萊布尼茨哲學所依據的基本原則
1.充足理由原則的提齣
2.充足理由原則是“關於存在的大原則”
3.圓滿性原則與自由和自由選擇
四、萊布尼茨哲學諸原則的辯證關聯與萊布尼茨哲學的總體結構
1.萊布尼茨哲學諸原則之間的辯證關聯
2.萊布尼茨哲學的總體框架
3.對羅素關於萊布尼茨的邏輯學的解釋的一個批評
第三章 萊布尼茨的本體論思想
一、萊布尼茨本體論思想的理論背景
1.大陸理性派本體論的邏輯演進:從二元論到唯心主義一元論
2.英國經驗派本體論的邏輯演進:從唯物主義走嚮唯心主義
3.大陸理性派與英國經驗派在本體論方麵的論戰
二、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一):單子論
1.單子乃“形而上學的點
2.單子的其他一些規定性:單子變化的內在性原則
3.“單子的本性在於力
4.單子變化的“本原”:知覺和欲望
三、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二):連續律
1.單子的等級階梯與連續係列
2.物質:“初級物質”與“次級物質
3.與連續律相一緻的時空觀:反對對“馬德堡半球”的誤讀
4.作為同單子連續係列相關的上帝
四、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三):前定和諧學說
1.前定和諧學說的醞釀過程:從身心平行說到前定和諧假說
2.前定和諧的普遍性與層次性(一):單子之間的普遍和諧
3.前定和諧的普遍性與層次性(二):靈魂與身體之間的和諧
4.前定和諧的普遍性與層次性(三):自然的與神恩的和諧
5.前定和諧的一體兩麵性及其理論依據
6.和諧的自主性、神恩性與前定性的三位一體:自然神論
五、萊布尼茨的“形而中學”:現象主義與單子主義的內在關聯
1.國際萊布尼茨研究中的一個痼疾:“瞎子摸象”
2.中年萊布尼茨“現象主義”或“物體哲學”的理論背景
3.萊布尼茨現象主義的形而上學目標:對“物理學”的超越
4.萊布尼茨現象主義與單子主義相互關聯的基本中介:“有形實體”、“次級物質”與“派生的力”
5.萊布尼茨的本體論思想的整體性與層次性
第四章 萊布尼茨的認識論思想
一、萊布尼茨認識論的理論淵源與理論背景
1.萊布尼茨認識論的理論淵源
2.萊布尼茨認識論的理論背景(一):哲學中心的轉移
3.萊布尼茨認識論的理論背景(二):大陸理性派認識論
4.萊布尼茨認識論的理論背景(三):英國經驗派認識論
5.萊布尼茨認識論的理論背景(四):英國經驗派與大陸理性派的論戰
二、萊布尼茨關於認識起源的思考:“有紋路的大理石”
1.萊布尼茨的問題意識(一):“天賦觀念”還是“白闆”
2.萊布尼茨的問題意識(二):洛剋對天賦觀念學說的挑戰
3.萊布尼茨的答辯:“天賦觀念潛在說”
三、萊布尼茨的認識過程思想與微知覺理論
1.萊布尼茨的認識過程思想:從感覺到察覺
2.天賦觀念的兩重意涵與認識過程的雙重路嚮
3.微知覺的兩重意涵:類型學與本體論或動力學
4.作為類型學意義上的微知覺的“效用”
5.作為本體論和動力學意義上的微知覺的“效用”
6.萊布尼茨微知覺理論和認識過程思想的基本立場
四、萊布尼茨的真理觀:“原初的真理”與“派生的真理”
1.萊布尼茨真理觀的兩個維度:“知”與“所知”
2.認識真理的兩條基本途徑:反省與推證
3.推證的兩種類型:先天推證與後天推證
4.推證的兩項原則:“矛盾原則”與“充足理由原則”
5.真理的兩種類型:“原初的真理”與“派生的真理”,“理性的真理”與“事實的真理”,“必然的真理”與“偶然的真理”
6.真理的標準:充分、直覺的明白
7.兩種真理與兩種命題:必然命題與偶然命題
8.從阿維洛伊的雙重真理論到萊布尼茨的兩種真理思想
五、萊布尼茨的語言哲學:“普遍字符”與“綜閤科學”
1.“摧毀巴彆之塔”與構建“普遍代數學”
2.普遍代數學(一):以數學為藍本發明普遍字符
3.普遍代數學(二):以數學為藍本改進推理演算
4.普遍代數學(三):以數學為藍本構建綜閤科學
5.萊布尼茨與洛剋在語言哲學領域的論爭
6.萊布尼茨語言哲學的理性主義實質及其曆史地位
第五章 萊布尼茨的道德學思想
一、萊布尼茨的人學思想:人的自由與人的快樂
1.“人的自由”與“道德的必然性”
2.人的自由的個體性與主體性
3.“人的快樂”與“人生智慧”
4.道德推理與道德“本能”
5.人的自由與上帝的前定
二、萊布尼茨的神學思想:自然神學與神義論
1.自然神學:作為造物主的上帝
2.上帝存在的哲學證明:宇宙論模式
3.“上帝的善”與“惡的起源”
4.“惡的存在”與“最好世界”
三、萊布尼茨的社會思想:普遍正義與樂觀主義
1.普遍正義:社會正義與法律正義
2.樂觀主義與社會嚮善論
3.自然的與神恩的王國
第六章 萊布尼茨對後世哲學的深廣影響
一、萊布尼茨與德國古典哲學
1.康德:“蛻變瞭的萊布尼茨”
2.費爾巴哈:“我欲故我在”與“這個”
二、萊布尼茨與意誌主義
1.叔本華:“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與“我思我所欲”
2.尼采:“權力意誌”與“第一個悲劇哲學傢”
三、萊布尼茨與現象學和存在主義
1.鬍塞爾:“作為單子的自我”與“交互單子論”
2.海德格爾:“單子論意在說明存在者之存在”
四、萊布尼茨與分析哲學
1.羅素:“萊布尼茨的哲學源於他的邏輯學”
2.斯特勞森:作為“一種殊相本體論嘗試”的單子論
五、萊布尼茨與直覺主義美學
1.鮑姆嘉通:從“微知覺”到“感覺學”
2.剋羅齊:從“感覺學”到“直覺主義”
六、萊布尼茨與現代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
1.羅爾斯:從“普遍正義”到“分配正義”
2.諾齊剋:從“普遍正義”到“個人權利”
萊布尼茨生平年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還行啊,概念淵源能理清楚,作為入門書足夠瞭。梳理兩大傳統的部分也不錯,有馬哲的影子也不太影響。應該值7分的,5分有失公允。

评分

萊布尼茨哲學的三大原則(前兩條-理智,後一條-意誌):矛盾原則是關於本質的大原則,充足理由原則是關於存在的大原則(沒有什麼東西無理由而存在),圓滿性原則是關於自由或自由選擇的大原則(圓滿性原則是上帝乃至一切自由生物進行自由選擇和創造活動時所依據的大原則,本質到存在、可能世界到實際世界→道德哲學和實踐哲學:上帝的活動必依據客觀的善=上帝在無數可能世界中選擇最好的,人的行為依照自己認為最好的去做)。本質的命題和關於存在的命題:前者屬於永恒真理或者必然真理,為矛盾原則的範圍;後者偶然或事實真理,為充足理由律的範圍,偶然的個體事物的存在的理由不在這個事物本身而在它與諸多事物的關聯,但最後理由在於必然存在的上帝。形而上學必然性和道德必然性:後者隻引起傾嚮而並不迫使必然→偶然性、自由意誌、自由選擇。

评分

貴婦的萊布尼茨,羅素的貴婦

评分

萊布尼茨哲學的三大原則(前兩條-理智,後一條-意誌):矛盾原則是關於本質的大原則,充足理由原則是關於存在的大原則(沒有什麼東西無理由而存在),圓滿性原則是關於自由或自由選擇的大原則(圓滿性原則是上帝乃至一切自由生物進行自由選擇和創造活動時所依據的大原則,本質到存在、可能世界到實際世界→道德哲學和實踐哲學:上帝的活動必依據客觀的善=上帝在無數可能世界中選擇最好的,人的行為依照自己認為最好的去做)。本質的命題和關於存在的命題:前者屬於永恒真理或者必然真理,為矛盾原則的範圍;後者偶然或事實真理,為充足理由律的範圍,偶然的個體事物的存在的理由不在這個事物本身而在它與諸多事物的關聯,但最後理由在於必然存在的上帝。形而上學必然性和道德必然性:後者隻引起傾嚮而並不迫使必然→偶然性、自由意誌、自由選擇。

评分

還行啊,概念淵源能理清楚,作為入門書足夠瞭。梳理兩大傳統的部分也不錯,有馬哲的影子也不太影響。應該值7分的,5分有失公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