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部重要著作,可以说是康德三大批判理论的进一步扩展,从理性限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生活中重要的宗教现象。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思想分为“前批判时期”与“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主,并进行哲学探究。在批判时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
QL: 你那篇论康德之对恶的立论,从你的博客上看到了,这确实是鞭辟入里的将康德的道德论与基督教道德论作一番比较的很好观察视角。康德这篇论述,在上个学期我们的读书班上,也一起读过。我想,你区别了康德的道德恶与基督教的罪的概念,强调基督教的罪概念是宗教意义上...
评分单单只看这部作品,会觉得康德老人家的论证思路怎么这么奇怪而牵强,比如谈到人性天生是根本恶(即混杂了道德律令以外的其他动机,如自利),但这种根本恶又一定是人自由选择的,因而自己需要为这种根本恶负责;又进一步谈到在这种根本恶的土壤上,人怎么有可能成为全善?看起...
评分这是我上个学期这门课(OS)口试的总结复习材料,供大家参考,夹杂中文,见笑。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第三章复习纲要》 Einleitung: Die Ursache und die Umstände des Angriffs der Gerechtigkeit kommen einem nicht sowohl von seiner eigenen rohen Natur, sofern ...
评分【按语:《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s of bare reason,1793)》这书名似乎暗示理性之外仍然有物存在:启示,抑或历史性的宗教经验?不。康德认为信仰的核心是道德和实践理性,但凡启示和历史经验能触及的东西,理性也必然能够触及(理性优先于历史)。...
评分【按语:《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s of bare reason,1793)》这书名似乎暗示理性之外仍然有物存在:启示,抑或历史性的宗教经验?不。康德认为信仰的核心是道德和实践理性,但凡启示和历史经验能触及的东西,理性也必然能够触及(理性优先于历史)。...
解决康德的第三个问题,人可以希望什么?李秋零的长序可以看作一篇不错的读书笔记,梳理了这本书的主要脉络。相对而言,对第一、二篇感兴趣,关于善恶原则的讨论,而第三四篇,关于教会、教权以及宗教侍奉中的迷信、狂热之不可取等。道德必然导致宗教,是康德宗教的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评分康德的宗教哲学,回答我可以期望什么的问题。正确的道路是从德性前进到蒙恩。儒学研究如果要借鉴康德,不能忽视康德的宗教哲学。
评分看导言就可以了。实际内容真的很晦涩。
评分老康总是能让我从各种混乱中清醒过来。
评分老康总是能让我从各种混乱中清醒过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