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

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日]西村真志叶
出品人:
页数:30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9
价格:4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01254
丛书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图书标签:
  • 民俗学
  • 人类学
  • 社会学
  • 叙事
  • 叙事与体裁
  • 西村真志叶
  • 研究方法
  • 维特根斯坦
  • 叙事学
  • 日常叙事
  • 体裁研究
  • 文学研究
  • 叙事分析
  • 文化研究
  • 社会文化
  • 文本分析
  • 现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作者西村真志叶将“体裁”理解为一种地方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叙事分类“概念”。作者思考的问题是:在学术研究中如何实现研究者主体与被研究者(对象)主体之问的有效对话,如何在学术研究中“让”被研究对象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如其本然”的呈现。由此,《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得出的若干结论可归结为一个基本判断:从生活的层面看,燕家台村的“拉家”作为日常叙事的“体裁”概念在本质上是民众对正在自我实践着的、自由的生活形式的“命名的努力”。民众绝非丧失(价值)判断力的社会成员,他们正在毫无障碍地处理日常琐事,以自然的生活方式亲自构成和维持日常(道德)的社会秩序。作者还探讨了“体裁研究”本身同样作为“生活形式”的基本属性,讨论了民间文学—民俗学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新的可能性,为民间文学一民俗学重塑自身基本理念及其实践方式的学术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西村真志叶所著的《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将京西——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燕家台村的日常叙事“拉家”作为个案,从日常生活的层面,分析地方体裁在特定地域中的理解、实践以及运作过程。按照张紫晨的学科构思,本书属于民间文艺学原理的一支——体裁学的研究范畴。但本书的最终目的,不是对地方体裁的分析,也不是为体裁学添加新的个案,而是解构与重构传统的体裁学。换言之,本书通过一种被现有知识体系抛弃的地方体裁,在反思传统体裁学的同时,努力走向新的体裁研究。

作者简介

西村真志叶,1977年生,日本国鸟取县米子市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日本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96年始,先后在青岛大学医学部、文学部学习,200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2007年或得法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兼任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讲师。2008年结束研究工作回到日本。研究成就主要集中在民俗学理论、民间文学体裁学、故事学诸领域。

目录信息

总序
目录
绪论
一 对体裁批评的再批评
(一)我们还需要体裁吗?
(二)关于体裁的三种批评
二 写作目的与研究对象
(一)写作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 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常人方法论
(二)会话分析
四 资料说明
(一)文献资料
(二)声音资料
五 主要术语简释
(一)拉家(Lǎjia)
(二)日常叙事
(三)体裁(Genre)
(四)其他术语
第一章 从体裁学到体裁研究
一 体裁学的研究概况与问题的提出
(一)体裁概念的经验性理解
(二)体裁系统的确立与失效
(三)走向两极的体裁特征研究
二 体裁研究的研究模式与努力方向
(一)从体裁学到体裁研究
(二)体裁研究的四种研究模式
(三)体裁研究的努力方向
小结
第二章 回到田野——燕家台人的生活世界
一 燕家台的空间框架
(一)位于“山里头”的燕家台
(二)“山里头”与“山外头”的区分
(三)村内与村外的区分
(四)燕家台人与外界之间的接触
二 作为“乡土”的燕家台
(一)传说中的燕家台
(二)个人经历中的燕家台
三 燕家台人的生活现场
(一)“现在这候儿”的燕家台
(二)燕家台人的山里生活
小结
第三章 体裁概念的共同理解及其位相——燕家台人眼中的拉家
一 燕家台人的拉家概念
(一)基本分析工具的导入——非拉家
(二)拉家的概念外延
(三)拉家的概念内涵
二 拉家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相
(一)拉家场地在燕家台的布局
(二)拉家在日常节奏中的安排
(三)拉家群体与成员类型
小结
第四章 体裁的实践——拉家的开始·展开·结束
一 拉家的开始
(一)相遇
(二)"打招呼"
(三)拉家的空间及其操作
二 拉家的展开
(一)话语角色与话轮替换
(二)话题的组织方式
三 拉家的结束
(一)可结束标志及其运作
(二)拉家的结束环节
小结
第五章 互动中的体裁——拉家与非拉家“调查”
一 体裁的距离:燕家台人与“公安局”的“调查”
(一)非拉家的标志化
(二)体裁概念的习得与生成
(三)从“调查”到拉家
(四)体裁的距离
二 体裁的界限:燕家台人与“电视台”的“调查”
(一)“被调查者”的筛选
(二)不被允许的拉家
(三)秩序的分裂
(四)体裁之间的界限
三 体裁的区分:燕家台人与“搞民俗的”的“调查”
(一)角色的模糊化
(二)对知识结构差异的隐藏与暴露
(三)“哥儿们”
(四)从“调查”到拉家
(五)体裁的区分依据与日常话语秩序
小结
结语
一 体裁研究是什么
二 “民间社会”的重新定位
三 对体裁的再认识
四 从科学概念到日常概念
五 回顾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资料一览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客体的人的无意义与滑稽

评分

民俗学本位,大量运用常人方法学、话语分析、戈夫曼、维特根斯坦,所以…很好很细致,是口述研究具体操作范本,但要看如何探讨权力、历史、记忆问题就会无所收获

评分

民俗学本位,大量运用常人方法学、话语分析、戈夫曼、维特根斯坦,所以…很好很细致,是口述研究具体操作范本,但要看如何探讨权力、历史、记忆问题就会无所收获

评分

日本人做的还算认真,但所谓“拉家”不就是拉家常么。。。忍不住要说,这个一本正经的“研究”有毛用!

评分

作为客体的人的无意义与滑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